中新社紐約十二月三十一日電(記者 陳建)街道封鎖,低空禁飛,下水道口焊死,郵筒和垃圾箱被移走。防暴警察攔在街口,狙擊手趴在樓頂,便衣警察混在人群中。參加新年倒計時活動的人都得接受安檢和金屬探測掃描,而且不許帶大包……這是生活在危險年代必須付出的代價,這也是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后的“家常便飯”。歲末,紐約睜著警惕的雙眼,迎接二○○三年。
數(shù)年來,紐約時代廣場的迎新年活動一直戒備森嚴。千禧年如此、新世紀如此,“九一一”后當然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警方?jīng)]收到什么特別的恐嚇和線報,但必須的步驟不能省。從三十一日下午四點開始,時代廣場附近的十幾個街區(qū)就不許車輛穿行了。
拿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的話說,這叫“安全總比遺憾好”。他一副坦然、松弛的樣子,稱新年前夜,自己先要去百老匯看場音樂劇,在附近餐廳吃晚飯,然后參加迎新年活動。他號召人們把汽車停在家里,乘地鐵或公共汽車夜游;還規(guī)勸那些準備通宵狂歡的人:“水晶球降落前別開香檳。回家前少喝酒,否則容易著涼。”
危險與安全總是相對的。加強管制,對紐約這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來說,直接好處是減少犯罪。最新統(tǒng)計,紐約市中心地區(qū)——曼哈頓的謀殺率已降到百年來最低點。其他暴力犯罪,如強奸、搶劫、暴力襲擊、重大盜竊、偷車等發(fā)案率也持續(xù)下降,比十年前減少了百分之六十五。
有時,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生活艱辛的畏懼感。不斷有傳言:二○○三年二月,美國對伊拉克就要動武了。生意人擔心,戰(zhàn)爭一打響,很難預(yù)計訂單是否還能如期交貨。市民害怕,恐怖分子會再報復(fù)美國,因為“我們在明處,他們在暗處。即便我們能贏得一場戰(zhàn)爭,但我們將永遠生活在挨打的恐懼中”。出租司機抱怨,經(jīng)濟不景氣,坐車的人少了,汽油價格倒一漲再漲,買賣難做。在崗的人、失業(yè)的人,看到全美失業(yè)率已升到八年來的最高水平,一律心驚肉跳。
也許,這個時候,人特別需要勉強保持一點好心情,就象一些迷信的中國人,希望春節(jié)除夕大放鞭炮、驅(qū)散“霉氣”一樣。隨著時代廣場數(shù)十萬人齊聲高喊:“……五、四、三、二、一”,直徑約兩米、激光照亮的水晶球從夜空徐徐降落,十萬支紅色氣球翩翩起舞,紅、白、藍色紙屑雪花般飄灑下來。那情景,美麗,也有些夸張。不過,二○○三年降臨到美國東海岸時,人們大多希望,新一年的紐約,一切平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