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中國新聞社
首 頁 新聞大觀 國 際 財 經 體 育 文 娛 臺 灣 華 人 科 教 圖 片 出 版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國際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主流媒體眼中的2002國外十大焦點人物(詳介)

2002年12月25日 10:19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由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四十余家中國主流媒體組成的中國國際新聞論壇近日評選出二00二國外十大焦點人物。

  這十位人物是(按姓名漢語拼音排序):

  昔日英雄今成囚——美國世界通信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埃貝斯;

  衛國反恐倒薩忙——美國總統布什;

  政局多變他安度——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

  臨危受命展抱負——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

  退休總統獲大獎——前美國總統卡特(1977-1981);

  頂住壓力搞土改——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

  人質事件顯手腕——俄羅斯總統普京;

  叫板妥協均在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

  以暴制暴手不軟——以色列總理沙龍;

  破冰訪朝我為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

  以下是有關這十位人物的簡介:

  ——埃貝斯

  擁有1070億美元資產的司7月21日正式申請破產,從而刷新了美國歷史上公司破產案規模的紀錄。此前,美國世界通信公司承認做假帳,涉及金額70多億美元。此案的始作俑者、公司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伯納德·埃貝斯也從幕后走到了臺前。

  現年60歲的埃貝斯生于加拿大,做過送奶工、中學的籃球教練,經營過服裝倉庫、汽車旅館。1983年,他成立了一家電話公司,向當地的小公司銷售長話服務。1995年他將公司改名為世界通訊公司。在短短3年內,他兼并了70多家電訊公司,使世通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發展成全球超級電訊公司,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擁有雇員8萬人。過度擴張,導致企業的經營發展失控,最后不得不靠假帳支撐。9月30日,檢察官已對埃貝斯提出民事訴訟。

  ——布什

  2002年的布什可謂忙碌異常,為了打贏反恐戰爭,他一方面增加國防開支和反恐預算,新設國土安全部,積極準備對伊拉克的戰爭;另一方面他又在利用反恐以來出現的對美有利時機,在拋出“邪惡軸心論”、提出“先發制人戰略”的同時,積極調整與大國的關系,進一步鞏固美國對國際事務的主導地位。他提出的反恐、保衛本土和振興經濟三大目標中,唯有經濟問題最讓布什頭疼。固定資產投資不振,企業丑聞此起彼伏,美國股市暴跌,民眾財富縮水,布什苦無良策。

  喬治·沃克·布什生于1946年。1968年從耶魯大學畢業,1975年獲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4年當選得克薩斯州州長,1998年獲連任,2000年當選美利堅合眾國第43任總統。

  ——查韋斯

  4月11日,委內瑞拉發生政變,以海軍少將埃克托爾·拉米雷斯為首的一些高級軍官聲明不支持查韋斯政府,并將其扣押。原委內瑞拉企業家聯合會主席卡莫納12日就任臨時總統。查韋斯的支持者與反對者發生流血沖突。13日下午,副總統卡韋略悄返總統府,并向政變軍人發出釋放查韋斯的最后通牒。卡莫納隨即宣布辭職。14日凌晨,查韋斯從被關押的加勒比小島乘直升機返回總統府。這次政變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狀況不佳,政府的改革措施過急,尤其是“減產保價”的石油政策,使不同利益集團組成了反政府的統一陣線。

  12月初,委內委瑞國內的反對派組織了全國范圍的大罷工,與此同時個別大國也對委內瑞拉施壓,企圖迫使該國提前舉行大選。

  烏戈·查韋斯1954年生于巴里納斯州,先后就讀于委內瑞拉軍事學院和西蒙·玻利瓦爾大學。1992年,他創建“革命玻利瓦爾運動”,后改名“第五共和國運動”并任主席。1999年2月起任總統。

  ——卡爾扎伊

  賽義德·哈米德·卡爾扎伊6月19日宣誓就職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他重視教育,狠抓經濟,當眾銷毀約4000公斤毒品,宣布成立阿富汗新憲法起草委員會,以顯示其打擊毒品,推動阿富汗民主進程的決心。國際紅十字會今年決定授予他自由獎,以表彰他對阿富汗和平與安全重建作出的貢獻。

  他1954年12月24日生于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其祖父曾任查希爾王朝的顧問,其父是查希爾國王當政時的國民議會主席。他就讀于喀布爾哈比比亞高等學校,后赴印度、美國留學。1973年,查希爾王朝被推翻后,卡爾扎伊一家流亡國外。納吉布拉政權垮臺后,他在拉巴尼政府中任外交部副部長。1997年他移居巴基斯坦。  “9.11”事件后,他秘密返回阿富汗,集結反塔利班武裝力量,成為普什圖族伯帕扎伊部落的領袖。今年9月5日,他險遭暗殺。過渡政府任期18個月,到2004年舉行大選為止。

  ——卡特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10月11日宣布授予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2002年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幾十年來堅持不懈為國際沖突尋找和平解決方案、致力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卡特1977-1981年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中美兩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他在促進埃以和談及中東和平進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5月,卡特赴古巴與卡斯特羅會談。他是40多年來第一位訪問古巴的美國離任或現任總統。他堅持按國際法解決伊拉克問題。

  詹姆斯·厄爾·卡特習稱吉米·卡特,1924年10月1日出生。1943年入馬里蘭州美國海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后在海軍服役。1962年至1966年任佐治亞州參議員。1970年至1974年任佐治亞州州長。1977年當選美國第39任總統。

  ——穆加貝

  津巴布韋總統羅伯特·穆加貝贏得3月9日總統選舉,第三次蟬聯總統。

  津1980年獨立后,開始土改,將少數白人農場主占有的全國70%的土地征收后重新分配給無地農民。2000年以來,津加快了土改步伐,征用了白人農場管理的約500萬公頃土地,安置了50多萬戶無地農民和退役軍人。此舉引起英美不滿,一些西方國家紛紛對津制裁。穆加貝在非洲國家的支持下,頂住了國際壓力,贏得了國內民眾的支持。

  穆加貝1924年2月21日生于哈拉雷庫塔馬區一個農民家庭,先后就讀于南非黑爾堡大學、倫敦大學和南非大學,獲文學學士和法律、經濟學碩士。1963年8月創建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任總書記。他1964——_1974年被監禁10年,1975年赴莫桑比克組織和領導津巴布韋民族解放斗爭。1980年4月津獨立后他任政府總理。1990年3月當選總統,1996年3月獲連任。

  ——普京

  普京今年在內外政策方面都有突出表現:對內進行改革挖潛,使經濟得到明顯恢復;對外繼續奉行務實靈活的政策,抓住“反恐”,同美國、北約建立了新型關系。在處理莫斯科人質危機時,他臨危不亂、沉著果斷的處事風格,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寧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1975年進入克格勃對外情報局工作,1994年任圣彼得堡第一副市長,1997年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總統辦公廳監察總局局長,1998年7月起任俄聯邦安全局局長,1999年3月起任俄安全會議秘書,8月被任命為俄政府總理,2000年3月26日當選俄聯邦總統。普京自幼喜歡體育,尤愛柔道。

  ——薩達姆

  從今年2月起,美英就頻繁轟炸伊拉克。美國總統布什表示,將采取一切手段把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趕下臺。面對這些威脅,薩達姆一方面嚴陣以待,強調“伊拉克不是阿富汗”;另一方面巧妙周旋,同意聯合國核查小組返伊,暫時緩解了陰云密布的局勢。但面對虎視耽耽的美英聯軍,薩達姆能否逃過一劫,將是未來一段時間世人關注的焦點。

  薩達姆·侯賽因現為伊拉克總統、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復興社會黨伊拉克民族領導機構總書記、武裝部隊總司令。他1937年4月28日生于薩拉丁省提克里特縣一個農民家庭,是前總統貝克爾的外甥。1957年加入復興黨。1979年7月在前總統貝克爾稱病辭職后,他出任復興黨地區領導總書記、革指會主席、共和國總統和武裝部隊總司令,8月獲元帥軍銜。

  --沙龍

  今年,巴以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一方面,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人的自殺性襲擊一浪接一浪;另一方面,素有“鐵腕將軍”之稱的沙龍針鋒相對,采取以暴制暴的政策,對巴勒斯坦人屢屢出擊,甚至出動飛機、坦克攻打、圍困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的官邸,限制其人身自由達數月之久。今年11月5日,在以色列工黨退出政府的情況下,沙龍宣布提前舉行大選,并于當月28日在利庫德集團的選舉中戰勝內塔尼亞胡,當選利庫德集團領袖。

  阿里埃勒·沙龍,1928年生于特拉維夫,17歲入伍,36歲成為少將,參與了幾乎所有中東戰爭,是以色列著名的強硬派人物。2000年9月他強行“訪問”阿克薩清真寺,引發了持續至今的巴以大規模流血沖突。2001年2月當選以色列總理。

  ——小泉純一郎

  9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對朝鮮的訪問,成為改善日朝關系的破冰之旅。雙方簽署的“日朝平壤聲明”,就朝日實現關系正常化、清算日本對朝鮮實行殖民統治歷史和解決兩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等達成了共識,使日朝關系有了歷史性突破。此舉對促進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產生了積極影響。

  小泉純一郎1942年1月8日生于神奈川縣。1967年畢業于慶應大學經濟系,1968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留學。他歷任自民黨副干事長、全國組織委員長、郵政大臣、厚生大臣、大藏省委員長等。他于1972年首次當選眾議員。2001年4月當選首相。小泉的祖父、父親都曾是眾議員,小泉從政后,因繼承其父輩強有力的后援團體,被日本輿論稱為實力人物。小泉愛好讀書、喜歡音樂。  


首 頁 新聞大觀 國 際 財 經 體 育 文 娛 臺 灣 華 人 科 教 圖 片 出 版 供稿服務 廣告服務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