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無數中國人為上海贏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而熱血沸騰的時候,杭州一家小旅行社的老總杜松卻在冷靜、飛快地盤算著因此可能給自己帶來的生意。
他的根據是,不久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國際研討會”上,已經傳出有關部門的保守預測:如申辦成功,上海世博會至少將吸引5000萬游客,而其中近35%將順道去周邊城市一游。而離上海“幾步之遙”又風情萬種的杭州,自然是這些游客除上海以外的首選。
和杜松一樣,上海周邊許多城市的商人和企業家都在嚴密關注著這次申博的結果,他們從來沒有把它僅僅當做上海人的事。因為,實事上,長江三角洲上,各地的經濟發展早已水乳交融。
以2001年為例,來上海的近6500萬人次外地游客中,55%來自江蘇、浙江兩省;而江浙兩省的國內游客中,超過四分之一來自上海,兩省的海外游客也大多從上海入境。上海的現代都市游和周邊秀美的江南風光游,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海的夢想
早有媒體估計,上海世博會的直接收入將達到90億元。
有關專家認為,歷史經驗證明,一個城市如果舉辦大型博覽會,最直接的受益者往往是該城市的旅游業。如果上海世博會門票價格為170元人民幣,購票游客為4300萬人次,則門票收入將達73.1億元人民幣;如果參加世博會人數中有60%在會場內用餐一次,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則餐飲收入為7.8億元人民幣;估計參觀者90%會在會場內飲用飲料,以平均每人消費10元計算,飲料費收入為3.9億元人民幣;估計30%的參觀者會在會場內購買旅游紀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紀念品銷售額達3.9億元。綜合各項,世博會門票、餐飲、旅游紀念品等的直接銷售收入將接近90億元。
上海市旅游委主任姚明寶早些時候指出,世博會將為“旅游消費鏈”的形成推波助瀾,對旅游及相關行業起到巨大拉動作用。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每增長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的收入就能增長4.3元。
而且,除了直接、間接收益外,世博會還將給上海帶來持續的無法計算的后續效益。這可以參照歷史上的經驗: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之后形成了關西經濟帶,其后10年發展迅猛,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增長;埃菲爾鐵塔是1889年世博會給巴黎留下的“搖錢樹”,讓法國相關行業受益無窮。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世博會的舉辦必將產生顯著的周邊聯動效應,輻射華東,甚至帶動全國經濟的發展,這方面的價值將難以估算。
本次申博成功,給上海帶來無限的遐想空間。其中,像倫敦、紐約、東京一樣,成為“世界級城市”,應該是1600萬上海人最大的憧憬。
提起世界級城市,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概念:高樓林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國際政經機構云集……總而言之,人們對世界級城市的描述,都離不開全球背景下權力和財富的高度集中。
看看當今一些國際公認的世界級城市,可以讓我們對“世界級城市”這個概念有更為感性的認識。
專家們把世界級城市分為綜合型和專業型兩種:
在綜合型中,稱得上全球級的是倫敦、紐約、東京3個國際化大都市;
洲際級的就比較多了,像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洛杉磯、芝加哥、大阪、香港、新加坡、悉尼等等都可以名列其中;
而在專業型中,則可以具體分為金融型、政治型、交通型三大類:金融型世界級城市以法蘭克福、蘇黎世、香港等為代表;政治型的則有日內瓦、布魯塞爾、柏林等;交通型的則包括鹿特丹、大阪、新加坡等。
日前的一份報告顯示,若以100作為世界城市綜合評價標準,目前上海相當于世界城市高級階段綜合指數的30%左右,相當于世界城市初級階段綜合指數的60%左右。
瞄準世界級城市,上海在對外開放度與投資方面還有待拓展。盡管上海的進出口、外匯交易、FDI(外國直接投資)等指標已經超過世界城市初級階段標準值,但是在全國名牌產品占有率、對外投資等方面,上海還需要加大力度,以提升在全球城市網絡體系中的層次和地位。
有專家指出,世博會對上海晉身世界級城市,實在是個絕好的機會。果真如此,上海就不再僅僅是中國的上海,而是世界的上海了。
“長三角”的夢想
世博會被稱為“經濟領域的奧林匹克”,而占中國國土總面積1%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帶,匯聚了中國6%的人口和近20%的國內生產總值。雖然主辦權今晚才最終見分曉,但這些城市早已開始思考自身與上海世博會的關系,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共建“世博圈”的設想。
調查顯示,我國投資環境排在前11位的城市,都地處長江三角洲。其中江蘇吳江、浙江的寧波和杭州位列“前三”,上海地區臺資企業盈利率高達70%。眼下,這一地區正成為吸引國際資本的強力“磁場”。
本次上海申博成功,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會展、物流、建筑、商貿、城市規劃和建設等領域的合作,首當其沖。當地旅游界人士甚至提出建議:借世博會共建江浙滬旅游區,成立長江三角洲城市世博會旅游聯絡組,讓持有世博會門票的海內外游客同時到三角洲城市旅游。這樣,一方面,可以擴展和豐富世博會的內涵;另一方面,也讓上海周邊城市更多地接受世博會的輻射。
中國國際貿促會南京分會副會長李虹更大膽地預計,以上海、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將會和德國的慕尼黑、法蘭克福、杜塞爾多夫和科隆等一樣,成為亞洲最大的會展城市群。
在長江三角洲內部,外商投資結構的地域差異十分明顯。上海具有顯著的都市型經濟結構,第一二產業投資份額和以房地產為主的第三產業投資份額幾乎各占一半。而江蘇卻呈現明顯的工業化結構,制造業投資份額高達89%,浙江則介于二者之間。這既反映了各地發展階段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生產地域分工的基本規律。
從外商投資的地域分布看,長江三角洲呈現出明顯的以上海為輻射源向周邊地區輻射的“中心地模式”。上海以其國際大都市的顯赫區位條件成為吸引外資的基地,然后,與之毗鄰的周邊地區把上海的優勢與當地的資源與環境容量等優勢結合起來,成為接受上海輻射的引資次中心。
有專家認為,上述現實,恰恰是長三角“世博圈”的經濟基礎。而后者又會反過來大大加快“長三角”區域合作的步伐。不過,要想使“長三角”真正融為一體,進而成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僅僅依靠外力是不夠的,還必須解決該地區行政隸屬關系復雜、難于協調等問題,真正實現經濟資源的自由流動和跨地區的經濟合作。
國際投資者的夢想
此前,在上海,申博已成誘人的商業題材,也引起了國際投資者的興趣。世界經濟論壇亞洲區總裁弗蘭克·瑞奇特博士甚至斷言,上海世博會所引發的商機,可以使全世界的投資者受益。
根據規劃,上海用于世博會園區建設的直接投資額將達到30億美元,而由此帶動的產業結構調整、交通、商業、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投資約是直接投資的5至10倍。同時,世博會的需求將催生一大批中外合資的融資、商業、旅游、管理以及法律咨詢等專業服務公司,海內外客商參與的市場空間非常大。上海市有關人士已明確表示,將與各國企業分享上海世博會的巨額商機。
其實,此番受惠的,不僅僅是旅游界。上海在提升城市基礎設施過程中,也將為全球企業界帶來廣泛的貿易機會。僅以上海城市交通為例,到2010年,上海的城市軌道交通將從目前的65公里增加到400公里,需要引進數量可觀的車輛、機電設備。上海每年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重點治理污水、噪音、廢氣和固定廢棄物以及自然風景的保護。在這方面的國際合作空間也是巨大的。
據權威部門測算,如果2010年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參觀者將超過7000萬,有望創下世博會歷史的最高紀錄,這對于擴大世博會的影響、促進國際展覽事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此,中國方面還提出,在國際展覽局的指導下,將為發展中國家在場地租用、場館設計和建設、展館工作人員在展出期間發生的住宿等等費用提供1億美元的資助,為使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這一世界大家庭的盛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據悉,在上海為爭辦世博會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動中,也包括一些在華最大的國際投資者的支持。
將近35家跨國公司的總裁,包括諾華制藥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德意志銀行以及可口可樂公司等曾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將幫助上海舉辦一次成功的世博會。
以往世博會許多展館,都是由那些想在世博會上露面的國際性公司投資建設的。而上海也希望能在2010年的世博會上首次展示許多先進的國外科技成果,并加快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的夢想
當國際展覽局第132次會議通過中國舉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消息傳至舉辦地上海時,這個幸運的東方大都市立刻沸騰了。
這將是世博會舉辦151年以來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綜合類世界博覽會,國際展覽事業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這是中國贏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后,又一次贏得有“經濟奧運會”之稱的世界博覽會。好事成雙,中國的發展至此又多了一個“加速器”。
世博會是各國政府和民間展示和交流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成果的盛會,對新技術、新概念的推廣發揮了巨大作用。把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主辦權授予中國上海,是國際展覽局成員國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認可,是對中國經濟實力的認可,是對上海舉辦大型會展能力的認可。它必將對中國,特別是對上海的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政府代表是在1999年12月8日的國際展覽局會議上宣布中國政府全力以赴申辦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然而,中國與世博會的淵源可以追溯至1851年。中國的茅臺、張裕葡萄酒、常州梳篦……都曾一一亮相于歷屆世博會,多次獲獎,令世人刮目相看。
而在加快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中國人民產生了在家門口舉辦一次世博會的強烈愿望。
2001年12月28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致國際展覽局主席和秘書長的信中說:“擁有近13億人口和悠久文明、并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非常熱切地期盼著能夠舉辦一屆世界博覽會。這將擴大國際展覽局和世界博覽事業在中國及全世界的影響和普及,加強各國、各地區間的相互交往與合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市長陳良宇說,中國是個創造奇跡的地方。快速發展和日益開放的中國正在逐步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從傳統農業國向新興工業國、從封閉經濟向開放經濟轉變。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成為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焦點。在上海舉辦世博會,不僅會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推動發展中國家和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陳良宇說,中國申博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更深地融入世界,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申博和籌辦世博會是一個向各國學習的國際化過程。
蓋洛普調查顯示,中國申博的民眾支持率超過了90%。這種參與意識和服務精神已在北京亞運會、昆明世博會、上海東亞運動會和A PEC會議等大型國際性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
中國把承辦世博會視為推動經濟與社會同步發展的引擎,它對上海的發展、中國的開放的激發、推動作用,正在逐步呈現。
(文章原載于《中國青年報》,作者:述評,文章原題為《夢想,從上海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