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笛子 古稱橫吹、橫笛。原流行于西北少數民族地區,漢代傳入長安,后傳遍各地,為民間常用的樂器之一。笛為竹制小管,上有一個吹孔、一個笛膜和六個按孔。音色清脆響亮,音域較高,常被作為旋律主奏樂器,表現力很豐富。明清以來,被用于多種戲曲音樂伴奏,漸漸分出梆笛與曲笛兩種。邦笛因主要伴奏梆子腔而得名,音域稍高,音色明亮,常用舌上的技巧,富于節奏、裝飾音型的變化,善于表現活波輕快、剛健豪爽的情緒,具有北方音樂的特點;曲笛以主要伴奏昆腔(昆曲)而得名,音域較低,音色醇厚豐滿,講究用氣的技巧,富于力度和音色變化,善于表現內在含蓄、柔潤婉約的氣質,具有南方的特色。 笛子的演奏技巧主要有:華攝(又叫"打嘟嚕"、"滾舌",顫動舌尖而發出的震音,滑音(有指滑、氣滑兩種,指滑音幅度大)、剁音(用急速、大幅度的指滑音造成的強音)、歷音(大幅度的順音階而上或下的裝飾音)、疊音(本音上方二度或三度的短而輕的倚音)、打音(本音吹出后的上方二、三度短而輕的裝飾音)、顫音、吟音(或稱"揉音")、吐音(慢速的吐音是使旋律或長音斷開、快速吐音有單吐、雙吐)等。 常奏的笛子曲有:《鷓鴣飛》、《三五七》、《早晨》、《姑蘇行》、《喜報》《今昔》、《帕米爾的春天》、《蔭中鳥》、《喜相逢》、《五梆子》、《小放牛》、《百鳥引》等。 《五梆子》 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傳統樂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馮子存根據一首北方民間曲牌改編而成的。原曲是"二人臺"中的一首過場曲牌,名"碰梆子"。曲調明快、歡悅、樂觀向上,主題共六句,微調式,格局落音逐級下行,分別為3,2,1,6,5,5。全曲共四段,為變奏體結構。笛一段呈示主題,速度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潤飾旋律,質樸明快。第一變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裝飾旋律,詼諧風趣。第二變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節奏性貫穿全曲,音樂變得輕快、熱情。第三變奏速度更快,即興發揮更大,多次發"花舌"(顫舌音),使音樂更加熱烈,推向高潮。 《鷓鴣飛》 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于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后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改編,注入了江南絲竹的風格,使樂曲更加清麗動人。樂曲通過對鷓鴣飛翔的形象描繪,表現了人們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樂曲分慢板、中板兩個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間樂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發揮曲笛渾厚抒情的特長,通過氣息的控制、變化,運用音色、音量得收放變化以及滑音。輕音、打音、疊音等手法,使音樂悠揚委婉、明澈、圓潤。中板部分是前奏的變奏,音樂活撥流麗,表現鷓鴣展翅高飛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