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面臨馬太效應 言必稱美國電影的觀眾和評論家們,對中國電影的近況恐怕只有作壁上觀的興致,事實上,美國商業電影的世界地位就目前來講是極其穩固,具有絕對優勢。法國電影執拗的抗衡愿望,顯然只能換取疲憊,而根本不會有結果。仿佛各國民族電影業,只要允許美國電影的進入,一旦短兵相接,就會立刻顯得防線松懈,不堪一擊。曾經以開放的姿態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勇氣來引進美國商業電影的中影公司,至少它并不能保證對國產片票房再做更好的許諾。美國電影是不速之客還是有朋自遠方來,暫且不說,國產電影所呈現的問題卻已讓電影從業人員焦頭爛額,不亦樂乎了。電影整個機能處于低水準的循環之中,令人十分憂慮。電影教育力量的弱化趨勢。 大學電影教育基本上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有關電影制作的教育,一種是有關電影傳播和批評理論教育'后者主要在各綜合性大學內,現在仍呈發展上升趨勢,而電影制作的教育則主要設置于北京電影學院。至少據了解,由于廣告、電視等高收益工作的拉動,有關電影制作教育的人才下已有嚴重缺損和外流現象,這加劇了中國電影從傳統電影方式過度到現代電影方式的困難,電影教育人員的史學知識和有關電影的思維能力也因此而削弱。 據說,美國南加州大學導演系基本不設立獎學金,四年僅學費支出接近八、九十萬元人民幣(電影作業責用另算),但學校基本承諾是保證學生走出校門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導演工作,而我們的電影教育費用幾乎相當于該校費用的1/20,然而,其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和模式卻是相當陳舊的,至少難以培養出好的商業片導演。電影業后繼乏人的現象十分嚴重。電影劇作和電影導演的弱化趨勢。 現在的電影制作方式由于資金來源的硬性約束,已經改變了許多影人的初衷。加上現實的誘惑力很大,安貧樂道有時確實難以為繼。十幾年前,曾經有多位知名作家涉足電影編劇,劉恒、張賢亮等曾編過多部當時引起轟動或爭議的電影。后來一些導演成了世界級大腕,他們有辦法組織到多位作家來為其將要投拍的某部電影各自寫出一稿劇本來。結果是他們的影片質量得到保證。堪稱精湛,值得夸耀。但這種方式對許多作家而言則是竭澤而漁,他們已明確表示因此而不愿意輕易"觸電"了。 就電影劇本本身來講,成功機率比小說比電視劇小得多,個人的創作要化成多人認同的作品,其回收的方式又不象電視劇可以依賴廣告,從來就只能是"好事多磨",這正是這個創作群體有萎縮趨勢的原因。更加直接的原因表現在利益方面,一個劇本只有成功才能獲得全額收入,若不成功只能按照所達到的階段收取報酬,為了成功率的上升,酬金從來就是前期少,完成以后的比例大。更何況電影市場的原因,大多數電影劇本收益也就在4一5萬元,可是寫成功也許需要半年一年,所以這已經成為電影的又一馬太效應。導演方面,由于被廣告、電視所需要,很多稍有資格的導演幾乎沒有空閑,就不會有大作;沒有"充電",就會被票房淘汰出局。電腦時代的新觀眾群,對新式美國電影,比現在內地的許多導演還要熟悉,他們又有很高的鑒賞標準。這樣的對位就太可怕了。 電腦的引人,并不一定就是全面特技的開始,況且用舊有的思維來武裝高科技,只會是高成本高投入,在票房上也未必能夠討好。重要是要有新方式的思維能力。這種方式已從電腦、電視、卡通等領域大舉入侵。敝帚自珍是無濟干事的。很多導演成為計算機時代的犧牲品。 臺灣的《影響》雜志想保住辦刊方針不變,只落到如今變成兜售"絕版"的局面。若沒有《大眾電影》《電影藝術》雜志會不會也成為絕版?最近,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因經費緊張已有縮小編制趨勢,由它主辦的著名的電影專業雜志《當代電影》經費也出現很多困難。這將會導致電影理論、影評和電影史研究人員的減少,隨馬太效應的作用,也許以后再沒有人能夠成為連續的電影現象研究的權威,再沒有一貫的電影史學家了。研究人員將會舍棄整體,擷取人鱗半爪,再沒有電影史全過程的見證人了。前兩年,電影學院幾個知名電影學者回到母校北大,去從事更廣泛的文藝理論研究。分布在全國的許多資深影評家也都加盟電視臺,而放棄了曾經十分有力的電影批評,專業批評入都擁有了兩到三個職業仿佛才能支撐家業,養家活口"新興的影評人,絕大多數處于對美國電影信息的傳播當中,不再以思想和激情統轄影評,而是對于美國電影統統都是"好好先生",由于英特網的存在,"嗟來"的信息,已經占領了國內幾乎所有的與電影有關的媒介。開闊觀眾眼界,給予觀眾的新興鑒賞觀念,這當然是其益處,但可悲的是美國人今后無須有任何宣傳費用,他們的影片信息老早得以毫無阻擋,長驅直人了,"網蟲們"使得影評即時化、表面化、信息化,對電影百年歷史連帶的規律和現代電影的內涵的研討和思考都是極欠缺的,這就是代價。而且許多影評的不良傾向已經是在幫美國人做生意了,或者由于有償影評的原因,影評人不問該國產片的內容和價值,就寫吹捧文章,也是難以杜絕的痼疾。讀者不再深信影評,理性指導作用也會因此而大為削弱。電影制作的低水準傾向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市場的晦暗不明,已經鎖住了電影發展的勢頭,電影的數量在緩慢而持續地地下降。中檔成本的電影居多,一般在300萬一500萬徘徊,這樣的成本不能允許雇傭大明星,不能允許很多的景和更多地使用電腦特技,這種電影成本需要十分有經驗的導演和制片人的合作才能保證其質量。由于世界電影新方式所帶來的變,導演代新層的困擾日益嚴重。況且,每年還有許多粗糙的是生產出來,既無個性,也不商業,既缺少對基本電影工藝的把握,又沒有票房,發行人士稱其為"垃圾股的電影"。在電影數量呈現下降趨勢時,這類作品卻每年仍有一定比例的上升。 許多導演拍電視劇拍多了,只怕得來回反打,只懂得誰說話就拍誰,畫面沒有透視關系,更少有對攝影機運動方式的了解,這類影片已經成為電影業的根本問題之一。舊的電影工藝,如染印法,或一些普通特技在消失,新的電影工藝,又難以接手,缺少藝術和科技的人力資源,缺乏有心之士。許多工藝上的缺陷,屬普通科技類的,然而,即使在一些高成本重點片中也時有閃現,這是令人憂慮的。 觀眾參與應降低 觀眾是上帝,是電影業的衣食父母,新時期中國電影剛剛萌發生機時,電影院門庭若市,水磨石的臺階經常變得沒有菱角而渾圓,為了防止打滑,經常也要重新加以砌磨,這是那個年代的中國電影風景。好景不長,只有十幾年不至二十年,許多觀眾已經不怎么看中國自己的大多數電影(張藝謀、陳凱歌之類除外),因為總是令人失望,不合口味,中國觀眾現在仿佛已經養成不看國產片的習慣了。這一點歸咎于美國片當然有道理,在世界各國都輕重不同地存在這種問題。看不看電影,看什么電影都是觀眾的絕對自由,國產電影把觀眾重新拉回來,并不只是簡單的宣傳問題,因為存在保護國產電影的廣泛的組織收看場,觀眾仍有機會,回到國產電影的立場。現在,電影是為新的觀眾群而作。電影創作者絕不能依然故我。電影不比從前了,娛樂形式的廣泛存在已經將電影的局面變得相當嚴重了。但中國電影似乎還是在等待奇跡。電影院按規定是 不能"轉產"的,但多種經營來維持電影的局面盡管是世界性的,對中國而言尤為嚴重。電影放映等待大片的情況似乎已成定局,《泰坦尼克號》養活整個放映界的說法也很普遍。在許多影院,國產片的放映經常剛上線,就切換"中影大片,影院寧可蒙受一些損失,也不放棄大片的立桿見影的療效,西風東漸,象是已經難以遏制。中國真正的觀眾評選的重要獎項是大眾電影百花獎近年面臨投票率下降的趨勢。百花獎失去大眾就不成其為觀眾評選的獎了,為了增強代表性,筆者建議應將全國所有的電影報刊雜志共同凝聚起來,百花獎的投票率就會大大上升。這當然不是掩耳盜鈴,而是拾遺補缺,盡管這樣投用率會估計上升幾倍,也不能說明電影業所面臨的一切低靡情況,有任何好轉。克服所有的有關馬太效應作用的結果,自然有待時日,甚至步履維艱,"不怕慢,就怕站",中國電影首先必須正視現實問題! 以上摘自《中國文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