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觀>
經濟新聞>新聞報道
中國與WTO大事記
1948年4月21日 中國簽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臨時性適用議定書,成為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締約國之一。
1950年3月6日 臺灣當局照會聯合國秘書長,退出GATT。
1982年9月 中國申請在GATT中的觀察員地位。同年11月獲得GATT觀察員身份,從而能夠出席締約方的年度會議。
1984年4月 中國獲得GATT特別觀察員的地位,從而能夠出席GATT代表理事會的會議。
1984年11月6日 GATT理事會決定,中國可以參加GATT所有組織的會議。
1986年7月11日 中國正式照會GATT秘書長鄧克爾,要求恢復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成員國地位。
1987年3月4日 GATT理事會設立了關于中國締約方地位的中國工作組。
1988年2月 中國工作組舉行首次會議。
1994年4月15日 在摩洛哥馬拉喀什的烏拉圭回合閉幕會議上,中國同其它122個締約方一道,簽署了實施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結果的最后文件。鑒于世界貿易組織(WTO)將成立,中國表示希望成為WTO的創始成員國。
1994年12月17-21日 GATT中國工作組第十九次會議舉行。由于一些西方國家的反對,中國未能就成為WTO創始國問題與其他締約國達成協議。
1995年1月1日 世界貿易組織代替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1995年7月1日 WTO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
1995年11月 中國宣布計劃將其進口關稅降低30%,并歡迎外國企業到中國直接投資。
1996年3月20日 中國加入WTO的非正式多邊磋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國外經貿部部長助理龍永圖率中國代表團與會。
1997年3月6日 中國加入WTO談判獲得進展,歐盟希望中國年底加入WTO。
1997年10月 中國宣布將平均進口關稅由23%降到17%。
1997年10月29日 中美兩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全面參加多邊貿易體制符合雙方的利益。
1997年12月5日 WTO中的發展中國家成員在日內瓦發表聲明,一致支持中國盡早加入世貿組織。
1998年2月 中國承諾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
1998年4月8日 WTO中國工作組第七次會議在日內瓦結束,中國一攬子降低關稅的方案標志著談判取得有意義的進展。 1999年3月15日
朱(金加容)基總理在北京表示,中國改革的深入已經積累了經驗,對符合WTO條件可能帶來的問題,中國的監管能力和承受能力已有提高。因此中國準備作出最大的讓步。
1999年4月10日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和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在華盛頓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中美農業合作協議》,這是中美兩國就WTO問題達成的第一個協議,被認為是中國加入WTO的前奏。雙方對此都極為重視。簽訂協議后,朱(金旁加容)基總理和克林頓總統發表了聯合聲明。在聯合聲明中,美國承諾“堅定地支持中國在一九九九年加入WTO”。這表明中國加入WTO的談判已經進入了最后階段。
1999年4月24日 中美雙方在北京舉行談判,會談的議題包括紡織貿易、服務貿易及程序性問題。
1999年5月8日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發生后,中美雙方關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中斷。
1999年9月10日 在新西蘭奧克蘭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有關會議的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同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問題舉行會談。
1999年9月11日 江澤民主席和克林頓總統在新西蘭奧克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舉行會晤,雙方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問題交換了看法。
1999年9月13日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石廣生同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問題再次舉行會談。會談中雙方表示,此次兩國元首的會晤,將對談判的進程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中美雙方將繼續進行會談,爭取早日達成協議。
1999年10月16日 外電報道克林頓總統致電江澤民主席,就中國加入WTO問題交換了意見。
1999年10月24日 美國財長薩默斯訪華,與朱(金加容)基總理就中國加入世貿問題舉行會談。
1999年11月6日 外電報道克林頓總統再次致電江澤民主席,就中國加入WTO問題交換意見。
1999年11月10日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和總統助理斯珀林抵京,中美關于中國加入WTO問題的新一輪雙邊談判在北京舉行。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國加入WTO達成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