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楊業軍 圖.本刊記者 范永恒
1992年奧運會奪冠后,張山在其射擊生涯高峰時悄然隱退,人們在惋惜之余,猜測紛紛。
隨后5年,傳來些許消息:她上學去了,還辦了學校。張山似乎永遠告別了心愛的靶場,永遠消隱在巴山蜀水間。
然而就在去年,人們在靶場上又看到了這位女神槍手的身影。她重出江湖后,再「鳴」驚人,兩破世界紀錄,并為中國射擊隊獲得了進軍2000年奧運會的首張入場券。
在不該隱退時隱退,在意想不到中復出。張山,似乎是個謎。
北京,七月流火。老山腳下的飛碟靶場,槍聲不斷,剛剛從芬蘭征戰歸來的張山正和全國各地的頂尖高手一起緊張地備戰奧運會。當我把心頭的種種疑惑一股腦拋出時,張山淡淡一笑,講述了她隱退和復出的原委。
選擇是一種命運的安排
在張山看來,她所作的每次選擇都別無選擇,包括她的隱退和復出。「從我退出到又回來,跟別人是不一樣的,都不是自己主動的選擇,就像是一種安排。」
「1992年奧運會時雙向飛碟是男子項目,女子也可以參加。之后確定1996年奧運會就不讓女子參加了,飛碟就這樣遠離我而去。在1993年我告別靶場,到四川大學上學去了。」
張山16歲半時才第一次摸槍,5年后就獲得了她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又過了3年,一枚奧運會冠軍獎牌才使國人知道在射擊比賽中還有飛碟這個項目。
「就在我學業即將結束,寫畢業論文時,雙向飛碟項目又恢復了,我就回來了。」
重回靶場的張山心情并不輕松。雙向飛碟項目間斷5年,國家隊出現10歲的斷層:老隊員中最小的也二十八九歲了,而新隊員最大的不過18歲,訓練剛1年。張山感到了自身的壓力,「我的復出希望能帶動一些年輕選手,讓年輕隊員學到我們老隊員訓練和生活中優秀的東西,進步會更快。2000年奧運會由我們這些老隊員來承擔,如果到了2004年、2008年奧運會還由我們這些老隊員來承擔,那么就是我們整個項目的悲哀了。」
再鳴驚人的秘訣
張山復出后,成績不減當年。
事實上,從1993年9月到去年2月間張山就沒打過一槍。如何老將仍葆當年勇?她自己道出了天機。
「一個是以前根基比較牢固,把握能力比較強。雖說5年沒有訓練,但是對以前的印象非常深刻,停止訓練時正是最佳狀態,技術和心理最高峰的時期,所以恢復訓練后,進步很快。另外就是去年第一場比賽運氣特別好。剛恢復訓練20天,就去打了世界杯,得了冠軍,破了世界紀錄,并取得了中國射擊隊參加明年奧運會的第一張入場券。那次成績并不好,資格賽排在第四位,第一名超出我們很多,結果她在決賽中打的太糟糕了,真的是別人把冠軍讓給了我。」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山覺得自己的肌肉及反應能力比以前都有一定退化,身體機能最好的時期已經錯過。
「然而,現在也有了以前所沒有的,和年齡有關系的沉穩。年輕時沖勁足,現在自我控制能力強多了,心態不像以前壓力那么大。」
心態對射擊運動員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技術動作單一,每次都做到同一標準就很難,必須靠長時間的積累。運動員之間差距不大,有時零點幾秒就能決定是第一名還是前六名以外(進前六名后再爭奪前六名次序),有了這種體驗之后,心態平和多了。和高敏聊天,她就說沒輸過,每次比賽都很怕輸。射擊運動員絕對沒有這種體驗,因為射擊選手沒有一個人敢說每次都能拿冠軍,發揮好的概率比較高就是頂尖高手,我每次都能進前六名,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選手了。」
「好些國外的選手告訴我,打完這一年不能再打了,因為確實承受不了。他們已經是頂尖高手,100個靶子,漏打了2個就進不了前六名,太殘酷了,要求人不能有一點閃失。如果前面有一定空間,可以去努力;如果前面已經沒有多大空間,要求每次都百分之百地完美表現,對人的承受力要求太高了,人畢竟不是機器,即使是機器也有誤差。現在必須要求沒有誤差,這是很刺激的,也許這正是射擊的魅力所在。」
讓飛碟飛進普通家庭
「射擊不僅是一個競技項目,更是一個非常好的娛樂項目。這個項目在競技體育以外來發展是很有市場的。開發這個市場從我們開始吧!」
張山辦起了帶有學校性質的飛碟俱樂部,還請了一流的教練,然而事與愿違,「沒有辦起來。各方面的認識不夠,現在還掛在那兒。」雖然俱樂部過早地夭折了,但她推廣飛碟運動的初衷不改,「這個項目非常適合我們中國人,中國人很細膩,尤其中國的婦女韌性很強,中國人還具備這個項目所需要的含蓄,是一種內在的激情,而不是爆發的。」
國內體制導致我們培養的就是去拿世界冠軍的專業選手。「我們自身的宣傳也不夠,另外受社會治安的約束,直接影響到公安部門對我們的看法。現在社會上槍械比較多,人們容易緊張,首先就會想到射擊隊有那么多的槍是一大隱患,苛刻的要求,限制了這項運動的發展。」
特殊的業余愛好
成了公眾人物之后,張山更加珍惜自己平靜的生活。
在家里,張山大事小事都管,幫助母親料理家務,「為家人做完飯,特別開心,很有成就感。」在外訓練期間,張山不愛出門,常常一個人在房間里看書,近代小說以及哲理性,紀實性的書刊都是她涉獵的對象。
張山做什么事都能感興趣,而且都很認真,但沒有特別喜歡的,「如果問我愛好,就是打飛碟;如果問我業余愛好,還是打飛碟。」她屬于干一行愛一行的人。
當初為何學經濟?「一打開報紙都是經濟增長率,國民生產總值,想了解更多的知識,也為了適應社會。」在正兒八經讀了幾年大學之后,「積蓄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至少使自己在訓練中的總結能力、思維能力有了提高,開卷有益嘛!」
幾日前聞訊張山已獲得了奧運會個人參賽資格,預祝張山,2000年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