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退休過 另一種速度生活
文.酈毅
35歲退休的人,在嘗試用另一種速度,過更真實、更賺錢的生活
不一樣的生活
“十一”國慶的7天長假讓很多人興奮,對36歲的路明來說卻很平常,因為半年前,他辭掉了一家外國醫藥器材公司在中國大陸總代理的職務,讓自己退休了。
路明覺得退休后的生活很愜意。每天從早上十點開始,吃過簡單的早餐,就坐到寬大明亮的陽臺里讀那本沒看完的書,上網覽覽新聞,然后是午餐。
在北京望京小區這套買了不到一年的四室一廳里,路明把母親接來一起住,“我媽總奇怪為什么我『正當年』就像她一樣不上班了,”路明笑著對記者說,“她不知道我在『總代理』的職位上,用風馳電掣的速度在全國各地奔跑了十年,了解我的朋友說,我現在是在用緩慢來『中和』生活的速度。”
另一位35歲的女士李楠從一家外貿公司銷售經理“退休”的原因,也是“讓自己的生活慢下來”,這位帶領手下十幾員大將在商場里馳騁了6年的女經理說,“當我在一筆一筆的談生意,不停地占有的時候,我自己的生活也被完全占有了,當時我就知道生活不該是這樣的。”對于現在的退休生活,她滿意地說,“現在,我不再占有,也不被占有,我終于可以控制自己生活的速度。”
像路明、李楠這樣“35歲退休”的人正在引起充滿□慕的關注,成為媒體的時髦話題。“這樣的『退休』已經是一個需要重新界定的概念,只有事業有所成績、相信又確有生存能力的人才有資格做這樣的選擇,”路明的朋友,《北京晚報》的記者小白說,“最重要的是,他們有勇氣和能力放棄已經得到的地位、名譽和高薪,開始過一種不同的、充滿變數的生活,這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為了富有和出名而積極和忙碌,早已成為現代社會指給人們的出路,體會緩慢生活的樂趣成為奢望,35歲退休的人,在嘗試用另一種速度生活。
讓自己退休后,女經理李楠發現丈夫做飯的手藝精進不少,“真的很香,以前在外面花上萬元也沒覺得怎么樣,”后來李楠總結,過去的生活速度讓她喪失了感受生活樂趣的能力,對她來說,放棄在別人眼中賺錢的機會,卻意味著得到她心中最寶貴的東西。
同樣,路明發現,在急速生活中“滿足自己享樂的要求很容易,”“卻很難讓自己的內心充滿快樂,退休后,這樣的快樂變得多起來,隨心所欲地看書,寫些東西貼到網上,周末約幾個朋友來家里小聚,或者去人少卻美麗的地方旅游。”
小白和朋友們對路明的“減速生活”感受最深刻,一次幾人約在海淀的一個酒吧喝酒,“我們四個人居然等了他四個小時,”原來路明從望京坐公共汽車,在車尾的座位上拿本書看了一路,“我還看見出租司機和騎自行車的人打架。他們問我為什么不打車,我說都是朋友,又不著急。”
“35歲退休在IT界已經不僅是緩解壓力借口,當手中持有為數可觀的財富時,從過于急速的生活中解脫出來就成為真實愿望,”從美國學成歸來、在一家網絡公司做技術總監的28歲的林遠告訴記者,“讓我覺得難以忍受,和朋友們的交流都改成了E-mail和ICQ,這樣和自己在美國時有什么區別,我懷念上學時朋友們一見面就互相『暴捶』一頓。”
相比之下,懷有“35歲退休”的愿望的白領女性更多,“不僅需要,而且更容易實現,”32歲在一家德國通信公司工作的韓芳坦率地說,“如果靠丈夫早就可以不上班,但是在家里的地位肯定和現在不一樣,其實在外企的女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目標,賺夠就不干了。”
正如林遠和韓芳所說,信息時代正在“積攢”一批有能力在35歲就退休的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經過十余年的工作積累了最初的財富,于是從過快的生活節奏中撤退,對他們來說,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成為了可能。
愈逍遙,愈賺錢
“如果只是追求緩慢生活的樂趣,小城鎮里低收入但低強度、低支出的生活不是更令人□慕嗎?”面對一位朋友的疑問,路明這樣解釋,“其實,幾乎每個嘗試35歲退休的人都在大城市、大公司里學會了先進的投資理財觀念和經驗,可以說,退休正是他們在這方面取得成功的一個結果。退休后不拿工資也不意味著要坐吃山空,他們會用先進的資產管理觀念讓自己已有的財富保持增長。”
對于自己投資理財的具體數字不愿向外人道,路明是這樣向記者解釋的:“我在工作初期就按一定比例進行股票、債券和保險的投資,這需要一定的眼光,但勇氣和自信更重要,越早開始越好。”路明說,這也是他“敢于”退休的重要原因,他相信這樣的理論,如果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如果他每年所存下的錢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因而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40年后財富會成長為為1.0281億元。“但是,即使在美國,6成以上的人,連百萬富翁的第一步都還未邁出。”
“其實,安全感來自自己的內心和對自身能力的確信,這樣你就可以隨時開始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路明看來,像他這樣的中高層白領在跨國大公司里有高薪收入,但再努力也只是打工的角色,卻要忍受高負荷的身心壓力。“依托于的『安全感』其實并不可靠,很多人卻為維持這種『安全』放棄了自由生活的樂趣,不敢放棄已經占有的,就無法開始新的、更有效的生活。”
相比之下,李楠退休后財富的如何增長變成了丈夫的課題,“我用自己的賬戶投資,他是我的代理人,利潤的一定比例作為對他的『獎勵』。”她的丈夫更絕,看著妻子“退休”在家搞資本運營,又逍遙又不耽誤掙錢,干脆也放棄了月薪4000美元的工作。他到招商銀行用定期存款和國債做質押,從銀行申請了一筆貸款。“招行的這種業務,額度內的貸款能夠重覆使用,他就在股市發行新股的時候從銀行提款去認購。”李楠向記者透露的投資回報高得驚人:一萬塊錢還款時要付100多元利息,而股票一個月后出手就掙了8000多。“有人總覺得我們有點類似于80年代整天不上班什么都倒的混子,可我們知道我們是多么有學問的聰明人。”
“另外,當生活從飛機、火車、轎車速度變成公共汽車和自行車速度的時候,我發現錢其實挺『經花』的。”也就是說,生活的成本在降低,上班時必須的西裝革履、多余的應酬都可以舍棄,“為了維持『上班狀態』而花費的錢就是我現在收入的一部分。”路明說,國外有致富專家專門教人省錢的《吝嗇家月報》、《守財奴月報》,“他們提醒你『省下的一塊錢,大于賺進一塊錢』。”
“但是,在消費時代,沒有人是只靠節省致富的,這也許只是他們投資的聰明頭腦的另一種表現方式而已。”路明強調說,“在高速運轉的城市中,保持緩慢愜意的生活,反而需要更高超的『駕駛技術』。”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