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沖擊中國
文/蔣兆勇 李小光
有人認為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新經濟是人類經濟史上繼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后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此說未必是夸大其辭,實際上新經濟發展速度驚人。據有關資料,收音機由面世到擁有五千萬用戶用了三十余年,電視機則用時十三年,而互聯網僅用時五年即達到這目標,有學者把新經濟的特點歸結成一個公式:新經濟=高技術×全球化,可以說較準確地揭示了新經濟的影響。作為全球化的一分子,中國自然無法置身事外,實際上,互聯網對中國而言并不陌生,并且其影響日益強大。
2000年3月17日,當荷蘭的世界在線(www.worldonline.com)的創建人及執行主席柰娜.布林克出現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時,歡迎她的是一群穿著小丑服在外示威的商業學生,他們給她頒發了一個“金泡泡獎”,宣稱:“她賣的是空話。”
一位報人面對股價高得令人膽寒的網絡股票戲言:“買地產,還有一塊磚頭,現在買科網股,只是買一個夢。地產跌了,還有一塊磚●手;夢破了,則渣都沒有。”
彷佛和人們的惴惴不安相呼應,舉世矚目的納斯達克指數近日來也跌得令人心驚肉跳。1999年11月,“納指”一舉突破3000點大關,旋即在圣誕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跨越了4000點;2000年的3月9日,“納指”輕松叩過5000點大關,關于次日創下5048點的最高收盤價。3月27日,“納指”以4992點高開后,也無力沖高,并呈自由落體之勢下行,至4月14日以3321點收盤,3個星期內下挫了1671點。
年輕一代和新經濟一同生長
一時間,關于新經濟的討論充斥于各類媒體,認為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者有之,直言新經濟是經濟泡沫者亦有之,孰是孰非,目前難下定論,但是新經濟的貢獻卻是有據可查:以美國為例,統計資料表明,1999年,高新科技給美國增加了5070億美元的產值和230萬個就業機會;互聯網產業以5000億的銷售額,超過了傳統支柱產業航空業的3550億和電信業的3000億。而這種以計算機化和網絡發展為標志的高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經濟中的生產率的發展,提高了經濟的供給;同時由高科技股份帶動的美國股市價格的飆升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刺激了經濟的需求。可以說,正是這種由高科技帶動的供給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造成了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而這正是所謂“新經濟”的內涵所在。
有人把新經濟的勃尖認為是人類經濟史上繼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后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此說未必是夸大其辭,實際上,以計算機化和網絡為代表的新經濟其發展速度相當驚人。據有關資料,收音機由面世到擁有五千萬用戶用了三十余年,電視機則用時十三年,而互聯網僅用時五年即達到了這一目標,有學者把新經濟的特點形象地歸結成一個公式:新經濟=高技術×全球化,可以說較準確地揭示了新經濟的影響。
作為全球化的一分子,中國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實際上,互聯網對中國而言并不陌生,并且其影響日益強大。據統計,中國互聯網上的網民,1994年是1萬,1995年是8萬人,1996年是20萬人,1997年是67萬人,1998年是210萬人,1999年是890萬人,2000年的預測是將近2000萬人,2001年是4000萬人左右,2005年是6000萬人左右,在中國網民里面,一個突出特徵是年輕人占了絕大多數,18-30歲年齡層的人數比例大致為76%左右,因此,可以說,中國的年輕一代正和新經濟一齊成長。
信息沖擊不可忽視
由于中國網民的年輕化特點,這使得網絡的新經濟意義大受影響,18歲-30歲的年齡層次,從商業結構而言并不成熟,他們想做的事或者很多,但是經濟能力卻還欠缺;他們上網可以瀏覽商品廣告,但真正買的不一定多。據統計,目前網上用戶希望獲得的信息,新聞為66%,計算機信息為52%,休閑娛樂為39%,然后是電子圖書,雜志方面的為38%,科技教育31%,這五個檔次基本上可以認為經濟意義很小,就是從未來的發展預測狀況來看,學生依舊將是新增網民的主力,另外企業、政府中職位較低的中低層管理人員、一般職員的上網比例將逐年增加,而五年內有支付能力的中老年網民數量將不會或可能有極小的提升。另從一家市場研究公司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出,在目前中國網民喜歡各網站的前十大原因中,信息豐富和新聞時事多赫然占據了前兩位,也證明了網絡的經濟意義不大。
目前,網絡給中國的沖擊首先還不是經濟意義上的,反而是信息上的,是信息的全面影響力。可以說,網絡使我們生活的世界步入了一個全面的信息自由化時代,消費者可以來去自由,在所有網站里任意漫游。這必將改變消費者生活的價值觀、生活的模式、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網絡的魅力就在于此,它創造了所有的可能性,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去探索,所有的可能性都發生在網絡這個虛擬的時空中,它的危險性也由此誕生。這里既發生了諸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浪漫愛情,同時也屢見不鮮諸多網上詐騙。
由于網絡是一個虛擬的、非常個人化互動模式,所以網民極難判斷一個信息的準確性,而事實上也確實出現了由上網所引發出來的一個又一個暴力事件。如美國的校園槍擊事件,據說就是因為年輕人把網上所看到的一些東西,落實到生活中去而發生的。因此,對于中國的網站信息發布者而言,他們的道義立場就顯得尤為重要,畢竟中國的網民都還太年輕,信息發布者不應只為了吸引注意力,提高點擊率,而完全忽略了自身的社會道義承擔。
網絡的信息沖擊在每一個國家都是非常不容忽視的問題,在目前的中國,這一點可能尤其重要。
新舊經濟在中國的兩難處境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正在歷經著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艱巨變革。對于多數中國人而言,市場經濟所代表的舊經濟已經夠新的了。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中國上上下下一直在為尋找到一條合乎中國國情的市場經濟制度而努力,這一努力至今尚未完成。也就是說,中國還完全沒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市場經濟的內涵和運作方式,多數行業、多數企業還正處在一種體制轉換的陣痛過程之中,而伴隨這一轉換而產生的諸多問題,比如下崗工人的安置、未來預期收入的降低、消費水平的持續低落等,都一直懸而未決,以網絡高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呼嘯而至,多少令中國各方人士有些不知所措。
就中國政府而言,一方面要考慮市場經濟初具規模的東部地區如何進一步發展提高,以增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如何加大中西部開發力度,使相對落后的中西部盡快縮短與東部地區的差距,達到一種全面均衡發展的目標,這兩個問題交織在一起,對中國而言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解決好了,東西部地區可以相互支持良性互動,能極大地增強中國的綜合經濟實力,提高中國全面意義上的發展能力,但若解決得不好,中國經濟的未來頗令人擔憂。
但不論如何,以網絡和高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都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無法置身事外,袖手旁觀,勢必要參與到這一潮流之中。目前至為重要的,是要認清新經濟的歷史意義,并著手制訂相應的扶植和發展戰略,積極行動起來才是根本,萬勿抱著等一等看一看的態度,企圖等待這一經濟模式走向成熟再進行無風險的投資和發展。
當然,對新經濟的認識,目前世界各國都還無法聲稱已掌握其精髓,新經濟基于虛擬而萌生的一連串新的游戲規則也讓舊的經濟學理論備感尷尬。它不再關注傳統經濟理論所倚重的諸如利率、貨幣供應、失業率等經濟診斷數字,甚至連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認,技術已經使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美聯儲再也不能依靠它經過考驗和證明的工具來作為經濟規律告訴它應該做的事──保持強勁的增長和低通貨膨脹。事實表明,一個新的經濟時代確實正在來臨,所有舊的規則似乎都已過時,沒有地圖,沒有向導。
而這些,恰恰世界各國提供了平等的競爭機會,中國自然也不例外。目前的狀態是,中國需要同時修建“信息高速公路”和“水泥公路”,這是因為鑒于中國舊狀態的發展狀態,如果照搬西方的“資本從夕陽領域向朝陽領域轉移”的方法,那么,很可能造成舊經濟半路剎車,不死不活,新經濟也可能是白熱鬧一場,成了空架子。從這一點來看,在迎接新經濟的到來時,中國將不得不承受更多更大的風險,對于危機四伏的中國經濟而言,實是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