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八日下午,第十五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隆重開幕。來自五大洲二十七個國家和地區一百一十二個社團的三千五百多名潮汕籍代表齊聚一堂,敦睦鄉誼,共謀發展。圖為開幕當日潮汕文化系列活動的啟動儀式。 中新社發 郭軍 攝
海外5000萬華人華僑中,潮汕人占據約1000萬。五大洲27個國家中,泰國首富是潮人,新加坡首富是潮人,加拿大華人首富是潮人、歐洲華人首富是潮人、澳洲華人首富是潮人……潮人首富成為海外華人一道奇特風景。
潮商是繼晉商、徽商之后中國又一著名商幫。“潮人善于經營,窶空之子,只身出洋,皮枕氈衾以外無長物,受雇數年,稍稍謀獨立之業。再越數年,幾無不作海外巨商矣”。饒宗頤先生在《潮州志》這樣闡述。從窶空之子到海外巨商,潮商歷500年而不敗。這樣一個獨特的族群,其常青的“基因”在哪里?記者就此采訪了第十五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各國僑領。
成功秘訣1:“冒險家”精神
愛拼搏潮人骨子沉淀“老板”意識
與晉商、徽商中聲名顯赫的“紅頂商人”相比,潮商更多予人“冒險家”的印象。
泰國著名僑領張錦程是泰國著名的米業大王、玉米大王、木薯大王、紙業大王。從一介寒門子弟到商界巨亨,只讀了兩年書的張錦程一生充滿傳奇。“在湄公河上劃著小船賣過香蕉,賣過鋁鍋、故衣、雜貨、咸魚、拖鞋”,張錦程向記者歷數自己的創業歷程:不斷碰壁、不斷轉行,最終將眼光投向大米。看到經濟動蕩下,大米成為人人必需的暢銷品,張錦程開始種糧。不久,張錦程感到“種糧不如賣糧”,開始包裝“金玉環”牌大米向中國出口。1998年,長三角水災,張錦程不僅沒有趁機漲價,反而承諾以適中的價格向中國加 ,開始人生的又一次創業。到目前為止,張錦程在泰國種下100多萬畝桉樹。每年出口紙張60萬噸、紙漿60萬噸,成為泰國赫赫有名的紙業大王。
法國著名僑領黃擎天是上世紀70年代從老撾移民到法國的。由于會講法語,他很快在五星酒店找到一份會計工作。打工半年后,黃擎天即聯合幾個同鄉,傾全家之力,自己開了一家小超市,自己當老板。
“潮汕人不喜歡打工,有了小小本錢,就開始想自己做老板”,黃擎天總結,與其他地方的商幫相比,潮人有著更強的“老板”意識。這種冒險精神在潮州人的文化中可以得到印證。潮諺有云,“餓死不打工”、“工夫大大只度生,生意小小會發家”、“識字掠無蟛蜞”(意思是指循規蹈矩、照書行事者反而干不好事情)都是鼓勵人們拼搏冒險。這種文化沉淀充分佐證了潮州人血液中流動的冒險因子。
成功秘訣2:“佳寧那”情結
裊裊鄉音成潮人團結互助源頭
但凡潮汕人相聚,總能聽到裊裊鄉音。這種獨特的鄉音成為全球潮人的標簽。超強的族群觀念正是潮人留給人們的另一大印象。
“在泰國,只要你說你是潮汕人,絕對不會餓死”!泰國僑領張錦程說。“這輩子做得最成功的事不是做生意,而是成立法國潮州會館”!法國僑領黃擎天說。據了解,成立法國潮州會館是黃擎天生意步入軌道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正是這件事一度讓黃擎天被法國政府視為“親共分子”,令他的生意受到很大影響。
美國南加州僑領佘紹漢到南加州時,只是做點日用品小生意,自己騎著車,給超市、批發商送貨。1983年,一個在泰國做出口生意的潮汕老鄉答應佘紹漢先拿貨,等到貨物賣出去后,再在三個月內付款。因為得到別人信任,可以先拿貨、后付款,佘紹漢開始有了倉庫,后來慢慢發展,從進出口貿易,做到快餐等其它領域。佘紹漢說,等到做大時,自己也常常這樣賒貨給別人。回想早年創業,佘紹漢說,當時的生意都是“講”出來的,不需要簽字。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美金的貨,雙方講一講,就可以提貨。
為什么潮汕人有如此強烈的族群認同感?佘紹漢說,自己的外祖父、父親早年在泰國、老撾,遇到潮汕人一定會管吃管住,當作自己人,這種族群認同感正是幾十年耳濡目染積淀在骨子里的。而與佘紹漢一起打拼天下的佘太太則認為,潮汕人早年坐著“紅頭船”(潮州商船)出海經商,歷經極大風險,非眾人合作無以生存。一旦海上遇到同鄉,一句“佳寧那”(潮州話“自己人”)馬上倍感親切,這或許是潮汕人團結互助的源頭。
成功秘訣3:具吃苦特質
創業吃非常人之苦甘之如飴
從窶空之子到海外巨商,探尋潮人的成功方程式,艱苦創業也是全球潮人成功的一大共性。
美國南加州僑領佘紹漢從老撾遷到夏威夷時,錢囊空空。一家6口擠住在最多只能居住4個人的小房子里。當時的佘紹漢一邊學習語言,一邊在快餐店打工,一天工作至少8個小時。等到佘紹漢有了小小積蓄,開始自己做老板時,每每貨物運到,也不舍得請工人,往往全家老小上陣,充當卸貨工。“從早上一直卸到第二天凌晨兩點,扛800包米,每包50磅”。佘紹漢說,他至今仍記得當年卸完貨后,整個人立即癱倒在床上,馬上睡著。
法國僑領黃擎天在老撾創業時,家境殷實,家中常年請幫傭。到法國二次創業時,為了積攢創業資本,全家7口人擠在兩室一廳中,太太則“車衣”幫補家用。黃擎天到法國創業20年后,才買了第一處房子,后來才買第一部車。
吃非常人之苦是海外潮人的共通之處。“潮汕人到的地方,草都會干”,泰國僑領張錦程感概,“在泰國,最高等的行業有潮汕人,最低等的行業也有潮汕人。可以說,三教九流都有潮汕人”。
對于潮汕人的這一“吃苦”特質,香港著名學者羅香林對潮商的艱苦奮斗精神曾作過這樣的論述:“他們每當窮困的時候,獨能運用其過人的氣力,負擔普通人所不能勝任的勞役。種田也好,做工也好,做生意也好,只要是可以維生,便都能甘之如飴”。
成功秘訣4:求知欲旺盛
事業有成后最重視投資教育
提到潮汕人,不能不提饒宗頤。與季羨林齊名的饒先生“業精六學,才備九能”,被學界稱為“南饒北季”。小小一個潮州卻能孕育如此一位國學大師,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探究潮人的成功秘訣,求知欲旺盛是他們的另一大特質。華人首富李嘉誠據說幾十年來一直保持一個習慣———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看半小時的新書,了解前沿思想理論和科學技術。據他自己稱,除了小說,文、史、哲、科技、經濟方面的書他都讀。
旅居海外的潮人事業有成后,教育往往成為他們關注的一件大事。法國僑領黃擎天在法國生意步上正軌后,即將眼光投入教育,為華人開辦法文班,讓成年會員學習法國語言和文化;為華人子弟開辦中文班,引導他們學習祖國文化,不要忘記祖國,還特邀中國廣東潮劇團到巴黎訪問演出,使華人子弟認識其根在潮州。
泰國僑領張錦程則是20年前第一個在中國內地捐建職業技術學校的海外華僑。他1989年捐建的普寧職業技術學校,目前投入資金已過億元,先后有7000多名學生從這所學校畢業。
相關部門的統計顯示,1979年以來潮汕地區共接受海外潮商捐贈各種公益事業資金達數百億元(不包括李嘉誠捐款),其中興建的校舍就多達2000余所。(李青 馬勇 李益倫 許昌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