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21—22日,是僑鄉人民乃至全世界五邑鄉親都非常難忘的日子,首屆世界江門五邑鄉親懇親大會暨江門市第三批榮譽市民授榮活動,經過長達1年時間的準備,終于在這兩天隆重舉行了,來自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約1500人歡聚一堂。他們也許素不相識,但都熱情洋溢,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同一個符號——五邑鄉親。
這次盛況空前的大會不但起到了溝通世界江門五邑籍鄉親情誼的作用,還激發了海外和港澳臺鄉親的愛國愛鄉之情。在此之后,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到江門五邑投資興業,成為推動江門五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江門市目前擁有僑資企業3000多家,投資總額109.5億美元。僑資企業占外商投資80%以上,占全市總稅收約1/3,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約1/3,占全市出口貿易總額約2/3。
策劃背景:共敘鄉情 攜手發展
提到江門,最響亮的名片就是“中國第一僑鄉”,這也是江門最顯著的優勢之一。據統計,江門市是全國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最多的地級市之一,祖籍江門的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超過376萬,全市歸僑僑眷約200多萬。無論是從人數上,還是從歷史上,江門市的華僑文化和僑鄉文化在廣東地區都是獨一無二的,
事實證明,僑力是一種強大的生產力資源,江門加快發展離不開“僑”字。沒有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的熱誠關心和大力支持、幫助,江門的經濟發展就沒有那么快速。可以說,江門因僑而發展,因僑而聞名全國,聞名海外。
1997年,江門進入了改革開放的第19個年頭,江門五邑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率先進入全國實現小康的大中城市行列。
江門五邑的發展離不開海外、港澳臺鄉親的大力支持。他們身處海外,心連祖國,情系家鄉,竭盡所能,為僑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統計,從改革開放至1997年,全市共接受華僑、港澳臺同胞各種捐資總值達37億多港元,實際利用外資32億多美元。
為表彰他們的善舉,弘揚他們的美德,1993年和1995年江門市先后舉辦了兩次榮譽市民授榮活動。1997年,江門市在香港回歸祖國和黨的十五大勝利召開的大好形勢下,決定舉行第三批榮譽市民授榮活動,誠摯邀請海外鄉親們回家鄉共聚鄉情,共商家鄉發展大計。
運籌帷幄:精心策劃 盛況空前
舉行這樣大規模的活動離不開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的大力支持。在組織策劃首屆懇親大會的過程中,江門市采取“邀請重點人物與號召各地區組團”相結合的辦法,實施多渠道的溝通聯系。組委會人員先后向海外43個國家和地區發出了2088份請柬和邀請函,還充分利用各種方式宣傳發動,并由市領導帶隊到一些重點國家、地區進行發動,盡最大的努力“用一切可用手段”積極發動各地的華人華僑。在活動舉辦期間,來自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約1500人歡聚僑鄉。當時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郭東坡,原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盧鐘鶴,原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原廣州市市長黎子流以及有關領導出席了盛會。
此次懇親大會為期兩天,議程非常緊湊。10月21日下午,在江門體育館舉行了盛大的慶典活動;當晚,還為與會嘉賓獻上了一臺大型民族歌舞晚會,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郭東坡當晚出席了在東湖賓館杜鵑山莊召開的僑領座談會,聽取意見,廣結情誼;22日上午,召開了江門五邑海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五邑慈善公益基金籌委會、江門五邑婦女海外聯誼會也同時成立;22日下午,還特意組織了一場大型的招商引資會。
在慶典大會上,江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何鴻燊先生等86人“江門市榮譽市民”稱號;江門市政府授予利國偉先生等28人“江門市特別貢獻獎”;授予伍舜德先生等10人“江門市區貢獻獎”。慶典活動期間,還舉行了江門市海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和招商項目洽談會。
由于人數眾多,江門市制定了完善的接待計劃,負責接待嘉賓的銀晶酒店、東湖賓館、麗宮假日酒店、蓬江賓館、迎賓館、僑都大酒店、長潤大酒店、國順酒店、僑聯大廈、工商銀行大廈等10間酒店制定好計劃,安排了1600個床位。
懇親會召開期間,海內外鄉親云集江門市,這是江門市一次招商的好時機。為此江門市還專門在銀晶酒店舉行了一個發布會,介紹江門市投資環境及優惠政策,產業導向及發展規劃等,使海內外鄉親充分了解江門市投資的軟、硬環境,并編印了《江門市投資指南及招商項目匯編》,根據江門市產業導向推介了91個招商項目,這些項目包括基礎設施、高新技術、三高農業等多方面。
項目效應:聚集僑力 建設僑鄉
此次慶典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來的1500多名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加深了對家鄉的感情,增進了對家鄉的了解;期間舉行的招商引資活動,共有7個項目舉行了意向書和合同書簽字儀式,投資總額達9568萬美元。江門市海外交流協會也同時成立。
此次慶典活動還進一步激發了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積極支持祖國和僑鄉現代化建設的熱情,他們紛紛回到故鄉參觀考察、旅游觀光、投資設廠,開展經貿、科技等交流活動,興辦公益事業。
在慈善捐贈方面,從改革開放以來到1997年的近20年間,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為家鄉公益事業捐資總值約37億港元,而到了2008年,江門市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為家鄉公益事業捐資累計約55億港元。
而在投資興業方面,從改革開放以來到1997年,江門市實際利用外資32億多美元。據不完全統計,到2008年底,全市有僑資企業3000多家,投資總額109.5億美元。僑資企業占外商投資80%以上,占全市總稅收約1/3,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約1/3,占全市出口貿易總額約2/3;在僑資企業中,香港是江門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和最主要的出口和轉口貿易市場。
專家點評
五邑大學副教授梅偉強:為僑鄉經濟建設添磚瓦
改革開放以來,僑力資源對江門市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1997年香港回歸,對我們僑鄉來說是一個發展的新契機。此時舉行首屆懇親大會,不但讓分布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相聚一堂,也對今后僑鄉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后,江門市每年都會舉辦一些大型的慶典和聚會,通過這種方式凝聚僑心,發揮僑力,把五邑僑鄉建設得更美好。
要說舉行首屆懇親大會和第三批榮譽市民授榮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僑資企業的招商引資上。一直以來,海外鄉親對家鄉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慈善捐贈上,投資興業則相對較少。而1998年以來,江門市利用僑資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其次,活動規模大,在加強和海外鄉親聯系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效,增強了海外鄉親“根在五邑”的意識。
第三、有助于涵養僑務資源,做好華僑華人新生代工作。華僑華人新生代一般泛指海外新生代,含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同胞的后裔和改革開放后通過多種渠道出國出境定居的新移民和新居民。他們逐漸成為華僑華人社會中最富創造力、最具發展潛力的重要新生力量。當年舉行的懇親大會,除了老一輩華僑華人與會外,還有大量的華僑華人新生代到會,在增加家鄉感情的同時,給使江門市提早介入華僑華人新生代工作提供了平臺。(董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