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挨摑,于丹受威脅,觀眾審美疲勞,主講后繼無人……創辦7年,曾經掀起過全社會國學熱潮,推出過易中天、于丹、閻崇年等學術明星的央視名牌欄目《百家講壇》今年開始有了走下坡路的趨勢。日前又有文章爆出《百家講壇》在9、10月份的收視排名已經跌到了央視十套十名開外,最低時候是第18位,已經處于中下游水平。根據央視規定的末位淘汰制,如果收視率持續過低,《百家講壇》就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而文章中稱:《百家講壇》正在進入“死亡倒計時”。
記者試圖聯系《百家講壇》的制片人萬衛,萬衛的手機卻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聯系央視內部的編導,得到的答案是“有規定,不能評論此事”,記者又試圖聯系王立群等主講人,卻被“太敏感”、“不方便”、“對不起”等回復婉拒,種種跡象表明,《百家講壇》已處于一個敏感期。
采寫了“《百家講壇》正在進入‘死亡倒計時’”的南都周刊記者張守剛,曾采訪了易中天、王立群以及各界學者,省市電視臺的制片人等,對《百家講壇》的現狀比較了解者,對于《百家講壇》走下坡路的說法,他認為:“現在的爭議大多集中在節目太娛樂、不專業上,負面新聞也都注重說《百家講壇》的影響不好,大家都認為它應該是學術的,很多人說它敗壞了學術,給了不懂學術的人誤導,但其實《百家講壇》最開始就強調不是一個學術性的節目,主講人也不都是學者。”張守剛說,“我們其實應該從電視節目的規律和觀眾口味的變化上來說說這事,任何一個節目都不是常青樹,也許《百家講壇》會被末位淘汰掉,但也很有可能以后這個節目會以不同形式出現在電視上,其實我們都應該有個平常心,它火的時候,也是受媒體的影響,從紅到不紅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應該尊重它。”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在接受采訪時提出一個觀點:《百家講壇》應該借鑒“百年老店”的經驗。喻國明表示,《百家講壇》以前那么火是不正常的,講壇類的節目本來就應該分眾化的收視,如果講壇類節目都像電視劇那樣老少皆宜,就不對了。喻國明認為,易中天、于丹、閻崇年等人已經把《百家講壇》推到了最高潮,現在這種對經典世俗新厭的表達方式已經很難改變《百家講壇》的命運,因為游戲規則一直在變。“我建議《百家講壇》多借鑒一下那些百年老店的經營模式,他們多年來的基本方式其實差不多,比如麥當勞,它不就是一個漢堡嘛,可是這么多年來它總能給人們新鮮感,因為總有形式上的創新。一個經典也好,一個欄目也罷,他并不是一種方式的,老從一個角度看是會產生疲勞,換個角度就會有驚喜,所以說《百家講壇》可以在節目體系不變的情況下,讓呈現方式、游戲規則變變,比如增加一些對弈、觀眾參與和討論等等。”
中華書局于丹《百家講壇》系列叢書的責編宋志國,并不相信《百家講壇》收視率會那么低,但他同時也承認,《百家講壇》系列叢書確實正在由火變淡。宋志國表示,他也看到有報道說《百家講壇》老面孔多,日趨娛樂化等等,但是仔細想想,真正能夠站在那里講課的人是需要很綜合素質的,它既要有學術修養,又要會表達,還要形象好,就他和主講人的接觸,他們其實都是非常優秀的,“我覺得《百家講壇》肯定也希望推出新人,不是只給這幾個人機會,或者有很多人不讓上,只是符合綜合素質的人太少了。”
現在電視里講故事、講壇、說書類的節目比比皆是,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就有北京衛視的《中華文明大講堂》;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的《文化中國》;鳳凰衛視的《世紀大講堂》;陜西衛視的《講壇》;山東衛視的《新杏壇》等,正如觀眾關女士講的,《百家講壇》已經沒有了以往“獨一份”的優勢,就算這個節目取消了,還有更多類似的節目會跟上來,這股歷史熱潮的勁兒一時半會兒還過不去。
關女士曾經是《百家講壇》的忠實觀眾,每期必看,但自從《百家講壇》開始講“紅旗渠”后,她覺得《百家講壇》是被一些不合適的主講人和選題給毀了。關女士說:“像《紅旗渠》這種革命的題材還是放在別的欄目中為好。有些主講人講課就跟說書似的,主講人至少也該有點大家風度吧?所以說,現在《百家講壇》選擇一個好的主講人很重要,這個人既要有學問,又要會將自己的學問表達出來。”
面對《百家講壇》的現狀,關女士給提出“開闊思路”的建議,“應該結合實際來講,比如現在養生熱,各個欄目都在做健康、養生的節目,我覺得《百家講壇》也可以說傳統醫藥啊,你可以講李時珍當時是怎么找藥的,可以將他的經驗用在現在人們的養生上,這樣就會有人看的,或者神七上天時可以說說嫦娥之類的,現在金融危機,可以講講某個朝代有沒有遇到過金融危機,他們是如何解決的,稍微有點時效性,觀眾自然就會看,畢竟是個老牌的節目,還是有一定固定觀眾的。”
劉暢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