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2年《我的野蠻女友》之后就再無賣座作品出爐的全智賢,在今年韓國的春節檔期,推出了她的新作《曾是超人的男人》,本周末在韓國上映。這部影片上映前一周通過網絡開始售票,在5分鐘13秒里首場門票銷售一空,網站與片方溝通后臨時增加銷售第二場的門票,5分鐘40秒后,再次銷售一空。連續兩輪的銷售都在5分鐘左右售罄———創下了韓國新上映影片門票銷售速度的紀錄,相當于每兩秒鐘就有一個座位賣出,打破去年熱賣影片《DWAR》每四秒賣出一張門票的紀錄。這部影片的導演鄭允哲曾拍攝《馬拉松》,一部小成本制作、但觀影人次超過500萬的催淚彈電影,在韓國電影大鐘獎上獲得六項大獎,而這次的《曾是超人的男人》是一部喜劇。在這部有可能為全智賢打個翻身仗的影片中,她不僅放棄了標志性的長長直發,而且全程不化妝上鏡,甚至煙不離手,還和狗仔隊一起在街頭狂奔。美女全智賢似乎鐵了心———只要戲好,這張臉不重要!
角色
功利潑辣的工作狂
全智賢扮演的工作狂宋秀晶在一家影視公司工作了三年,厭倦了用偽裝的眼淚和感動來拍記錄片。她一氣之下拿走公司的攝像機來代替未發的工資。一心想著自己打天下的秀晶近來為自己開辦的小型制片公司的未來發展找材料而苦惱,心愛的攝像機也眼看著被小偷搶走,突然出現的穿著夏威夷風情襯衫的男人幫她把攝像機從小偷手中追回來。這個男人自稱是被壞人在腦中植入了電腦芯片而喪失了超能力的超人。雖然宋秀晶心里暗說這個男人一定是傻瓜,但為了拍出高收視的片子,性格功利的她不惜利用這個男人,和其四處奔走追訪他“拯救地球”的過程……最后她發現,這個男人是一個真正的“超人”。
在這部電影之前,全智賢已有四年不演喜劇,兩年不在韓國大銀幕出現。她說:“雖然我有很大的負擔,但是同樣我也有信心。因為這次我飾演的角色是至今為止最符合實際的人物。其實我的生活能力非常強。平時不怎么化妝,選擇衣裳時也不太講究,非常隨便。”
化妝
素面朝天
《曾是超人的男人》是全智賢自2004年的《我的野蠻師姐》后,時隔4年再度飾演的喜劇角色。為了配合片中女主角“內心冰冷荒蕪”的職業女強人的形象,一貫被認做韓國頂級美女的全智賢有了一個全方位的“大毀容”。首先是一改過去精致的妝容,全程不化妝素顏上陣。
發型
枯黃亂發
全智賢標志性的順直長發一直是各部影片里導演喜歡刻意表現的部分。但在《曾是超人的男人》中,全智賢將直發燙成稍顯粗線條的大波浪卷,然后將枯黃亂發隨便束在腦后。從已經曝光的片花和劇照來看,她的那一頭頭發,就沒有整齊過。
服裝
黯淡普通
常常在廣告中以淑女形象出現的全智賢此番完全放下身段,穿著大大咧咧的衣服,顏色黯淡,式樣普通。最常見的是一件黑色的馬甲隨便套在一件白色襯衣外面,連最能展現女人味的長毛衣都是藍黑色沒有特別裝飾的。這是全智賢為了塑造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而選擇的表演方式:“我已經演夠了美女,外貌的改變是每個演員所必需的,這也是我盼望已久的本色演出。”據說她第一天出現在拍攝現場時,完全不像一個女明星的扮相曾讓工作人員吃驚不小。但這番毀容出鏡其實來自精心的準備,據導演透露,在開拍前全智賢用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熟讀劇本和人物的背景資料,并不時約導演一起討論溝通發揮出角色的特質應如何演繹。
儀態
叼煙卷的狗仔
全智賢拋棄以往要么野蠻可愛、要么斯文賢惠的儀態,她在片中手拿煙卷熟練地吞云吐霧,抱著一部DV滿街瘋跑。據說,拿起煙卷打破了她的健康原,因為怕上癮,全智賢想過辦法:“剛開始抽的是戒煙草,但是后來有人告訴我戒煙草抽得太多也會中毒,只好改成普通有尼古丁的香煙。”
貴人
搭檔黃政民 極具親和力
韓國影評人分析,2002年《我的野蠻女友》可以讓全智賢一舉紅遍亞洲,她找對了搭檔車太鉉也是原因之一。“風格華麗的全智賢一定要配合一個有親民特色的男主角”,所以在《超人》中,片方找來了以親和力聞名的男星黃政民。
自《我的野蠻女友》后再無賣座作品出爐的全智賢在開拍時面臨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幸有黃政民不時對她做心理輔導,“只要用心拍好戲就可以了,不要想結果如何”。
-鏈接
這是全智賢第五次嘗試突破
玉女出道:1999年,全智賢憑處女作《白色情人節》以玉女形象進軍電影界。
野蠻制勝:2002年《我的野蠻女友》大賣特賣,全智賢一夜之間紅遍亞洲,也憑借模特出身的外形條件,成為韓國廣告女王,這個地位至今保留。
恐怖不成:2003年,全智賢在高票房的壓力下力求轉型,拍攝了恐怖片《四人餐桌》,票房慘敗。
繼續野蠻:2004年,她回到喜劇路線,找回“野蠻女友”的編劇和導演拍攝續集《我的野蠻師姐》,但未能再創輝煌。
文藝失敗:2005年她和香港大導演劉偉強合作《雛菊》,影片的票房和評論和這部電影的片名一樣毫不起眼。
闖美受阻:2006年,苦悶的全智賢轉向好萊塢尋求突破,拍攝《最后的吸血鬼》,在接受采訪時曾吐露作為韓籍演員在文化和語言上都倍感挫折。
歸家翻身:2007年,回韓國拍攝《曾是超人的男人》,。全智賢此番也落力演出,希望能靠這部影片打一個翻身仗。
專題撰文:本報記者 陳弋弋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