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盡管紀靈靈上演了一出舍身救主的“頂包案”,但人民群眾豈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紀靈靈舍得一身剮,她想做的當然不是“敢把皇帝拉下馬”,而是“想把主子扶上馬”,可是,她拙劣的頂包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如火上添油,進一步惡化了章子怡的社會評價。一著算錯,滿盤皆輸,從潑墨門到捐款門,章子怡團隊舉止失措、進退失據,讓人大跌眼鏡。
當然,這并不是捐款門的關鍵,關鍵是捐款本身的相關事實。捐款門剛剛爆發時,紀靈靈對媒體說:“有人故意給子怡找麻煩。”不管是不是有人故意找麻煩,章子怡的麻煩客觀存在———自己少捐了16萬元,海外籌款數目不清、去向不明,這都是事實。在這個事實下,所有的憤怒、辯解、喊冤、道歉,都顯得蒼白無力。明明長了個膿包在那,你非要說那一片肌膚完美無瑕,有說服力嗎?
捐款門之所以引起輿論、媒體的強烈關注,并不是因為有誰要和章子怡過不去,而在于這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公眾對明星慈善的廣泛質疑。有更多的明星被迫在網上秀出捐款憑證以示清白。這當然不是目的,但是,由章子怡領銜主演的捐款門,已經在民眾中產生了巨大的信任危機,所謂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作為高收入群體的演藝明星,如果在事關慈善公益時也說一套做一套,那么,其負面的“示范”作用不是三言兩語所能概括的。倘若這一信任危機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置,說導致中國本就還處于起步階段的慈善事業往后倒退個十年八年,也許不是危言聳聽———相對于一個或幾個明星的名譽受損,這才是捐款門事件之最令人黯然神傷處。
央視相關欄目做了半小時的專題,呼吁“章子怡盡快給觀眾一個交代”,稱“網友的質疑情有可原”。在網民的追問下,捐款門成為章子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無論她擁有多少個影后頭銜,都無法成為輕松穿越捐款門的秘鑰。所以,不要動不動就對網絡聲音加以“網絡暴民”的指責,很多事情,如果沒有網民的窮追不舍,真相往往被遮蔽,問責常常被閹割。林如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