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規則三:春晚到底有沒有“錢規則”?
趙本山曾拎著茅臺酒闖春晚的經歷早已被觀眾熟知,走后門上春晚的傳說更是由來已久。傳聞中,歌舞類節目審查是“重災區”,很多歌手都爭搶著露臉,大聯唱的人海戰術通常都是關系戶的集中營。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到底春晚有沒有“錢規則”呢?
就像升學或升職一樣,表現超人一等的選手其實沒什么可擔心的,特長不突出的人反而會四處托關系。
春晚也是一樣,宋祖英、劉歡、張學友、周杰倫這樣的大腕,春晚都會主動邀請。很多新人或者是要拓展內地市場的港臺歌手,要想爭得席位,可能就要動點腦筋了。
歌舞類節目審查當中,就能淘汰一大批,大多是因為歌曲題材雷同,因為是節日,很多人都選送拜年歌曲,結果競爭加劇,自己因為競爭力不強而出局;或者是因為“把脈不準”。
比如牛年春晚,前一年人們剛剛經歷過汶川地震,很多人都選送了以汶川地震為題材的勵志歌曲,而導演組偏偏就希望人們能通過喜慶晚會走出陰霾,結果這樣的歌曲全被砍掉了。
幸存下來、名氣實力又在統一級別的演員或者歌手,競爭就進入白熱化了。原央視春晚導演趙安因為經濟問題入獄之后,導演組收錢的風氣剎住了,一位歌手的經紀人告訴記者,現在誰也不敢明目張膽收錢了,但歌手們和經紀公司積極培養同導演們的感情也是“人之常情”,買個錢包、買套化妝品別人也無可厚非,畢竟在同等條件下,誰不愿意用熟人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