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3日電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自訴臺灣時報周刊加重誹謗、求償1億元(新臺幣 下同)案,時報周刊社長兼總編輯張國立昨天首度出庭,他坦承除問過撰文記者的報導(dǎo)內(nèi)容外,并無其它查證動作﹔雙方庭訊中透露有和解意愿。
臺灣媒體報道,時報周刊第1518期封面及內(nèi)文報導(dǎo)“劉嘉玲狠撈郭臺銘一億”,遭郭臺銘一狀告上法院。
庭訊中,時報周刊委任律師“反虧”郭臺銘,指這篇報導(dǎo)只是舊聞,且內(nèi)地媒體曾刊登劉嘉玲花了郭臺銘1.6億元,時報周刊只說是1億元,“是否認為我們報導(dǎo)太少”,還說劉嘉玲是藝人,“出場會有出場費,是當(dāng)然的道理”,像鴻海在尾牙請藝人表演,就花了2.5億元。
郭臺銘的律師表示,先前其它媒體的報導(dǎo),并未提到郭臺銘給付劉嘉玲金錢的事,因此與本案沒有關(guān)聯(lián)性,且時報周刊社長兼總編輯張國立也承認本案未有查證,如當(dāng)時對郭臺銘進行基本的查證,說不定就不會有這起訴訟。
張國立則說,他與郭臺銘不認識、無冤無仇,先前聽過類似的新聞很多,因此認為記者撰寫的這篇報導(dǎo)可靠。郭臺銘的律師說,本案重點是根本沒有花1億元的事,并非金額多寡,郭臺銘在得知外界有這樣的誤傳,就已發(fā)表聲明否認此事,但時報周刊置之不理。
至于本案另兩名被告:時報周刊社董事長黃肇松、撰稿記者陳昱翰,昨天只有陳昱翰出庭。
法官審理過程中,希望兩造協(xié)商和解,郭臺銘的律師當(dāng)庭表示,對方從未接觸和解事宜,“如能進行接觸,我們就OK”﹔時報周刊的律師說,雙方的朋友都有在接觸中。下次開庭時間是8月13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