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南京!南京!》
一個導演的“抵抗史”
陸川記錄了那座瀕死之城下,普通甚至卑賤的他們,在生命無選擇的最后時刻,畫出的人生暗夜里最絢爛的那道弧線。
可是,這些原型可考的中國臉孔,代表了那段歷史的真實氣質嗎?
本刊記者/丁塵馨
“這是一部講日本人的電影。”電影《南京!南京!》剛結束,一名30歲左右的男性觀眾自語般地向同伴嘟囔著,從座位上站起來,他邊走邊繼續分析,“它刻畫一個日本兵的心理比描寫中國人細膩多了!——但這樣的效果反而好。”
自4月15日,電影《南京!南京!》在北京5家影院點映始,陸川這部醞釀4年多的“新生兒”終于公示天下。
片尾長長的字幕在音樂中緩慢滾動,觀眾席中有近一半人還坐在原位,似乎無法一下從影片巨大的沖擊中解脫出來,燈光下,一位衣著時尚的女孩仍在拭淚,她的抽泣聲從影片下半場起就沒有停止。
導演陸川在自己的博客中描述,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隨后幾個城市的首映禮上:
北京點映五場變成十場,全部滿票。走進每個影廳,滿滿的都是觀眾,非常激動。
杭州,大會堂兩千人,進來了兩千三四百人。當片尾音樂響起,觀眾席上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我們走上舞臺的時候,杭州觀眾竟然沖向舞臺,現場失控的狀況不像是一臺電影,而是一臺演唱會。
上海,四家影院票銷售一空,全部自發買票,吳總稱這也是中宣部推薦國產片中從未有過的驚人效果……
這是陸川在影片亮相前不敢設想的景象。
《南京!南京!》讓中國觀眾既熟悉又感到陌生。72年前的屠城歷史,是每一個中國公民從小學起就從教科書中獲得的集體記憶;而電影中那段歷史里的中國軍人陸劍雄、金陵女子學院教師姜淑云、南京普通家庭唐天祥夫婦、孩子小豆子、妓女小江,還有日本士兵角川正雄等等形象和他們的故事,卻仿佛是第一次遭遇般,轟然震動了每一個觀影的中國人。
陸川和主創人員強調,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中國人的抵抗和自我拯救”。
而《南京!南京!》和以往同題材影片最大的不同,是以侵略國的一名普通士兵角川正雄的視角作為貫穿全片的線索,從他的視線展現中國人在屠殺下的慘烈與自救。
盡管歷史去今已有70余年,可讓日本士兵表現出“普通人”的一面,在中國當下的公眾心態中依然是一個頗為冒險的嘗試。
日本人的視角“是創作技巧需要”
“我最擔心這個片子會引起很大的爭議,導致電影提前下片”,在《南京!南京!》放映前的采訪中,陸川仍不能確定廣大的中國觀眾是否接受這樣的講述。
20出頭的角川正雄被隊友稱為“讀過書的人”,到中國前,他在日本的教會讀書,受了日本愛國主義的教育后,這個純真敏感而且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到了中國的戰場。那時的他,喝完汽水都會綻放出滿足的笑容,當他從日本慰安婦“百合子”的屋子中經歷了第一次性愛出來后,認真地說,“我要娶她做我的妻子”。
這是我們沒有見過的日本士兵形象。陸川解釋說,其實所有戰爭中都有一群向善的人,在日本老兵的日記里他也看到不少這樣的記錄。“我之所以把日本人還原成普通人,是因為普通人做了這樣的事情才可怕。如果電影一開始就判斷日本人是壞人,那么《南京!南京!》就是自娛自樂的一部電影。”
其實選擇日本士兵的視角,也是現實使然。2005年,陸川為電影搜集資料,他發現,“我們在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是帶著一個哭腔,在哭訴。”時年34歲的導演看得完全沒感覺,“塞一肚子憤怒,都不想拍了”,他試圖“帶著一種理性的態度去分析這段歷史”,屠殺、奸淫,它是一場戰爭的副產品。而對當下來說,什么是有價值的?
“70年后,我們反思這場戰爭,得有一個機會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才不會沉迷在自己的苦痛、吶喊、呻吟中”。大量的日本老兵回憶錄和日記,使陸川無法忽略活生生的另一半事件主體。在那些文字中,他們平靜地講述親歷屠殺的細枝末節,鮮見懺悔,更多似甜蜜的回憶。
年輕的導演震驚于,一個普通的人,如何在戰爭環境下一步步成為了虐殺的野獸?“我想去展現、去還原,在那樣一場戰爭中,那樣廢墟中,人性在戰爭中的惡能夠極致到什么地步?人性在那樣的冰冷和邪惡中,能否拯救和自我拯救?”陸川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他想給予電影的思考。
可是,讓日本士兵作成一個普通的甚至有良知的人,對于擁有集體傷痛記憶的中國觀眾來說,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思路。
陸川也意識到了,為避免可能引發的民族情緒,他必須為電影做更多的解釋。在很多的采訪中,他都提到,作為軍校畢業的軍官,自己擁有毋庸置疑的愛國熱情和行為,“拍日本人這條線時,我有非常復雜的情感。可我有一個核心的思想,要尊重對手……”
他甚至將中國人的視角改為日本士兵,比喻成只不過“是用竹簽還是鐵線串羊肉”的不同,“事實上主料‘羊肉’是一樣的”。
影片的結尾,日本士兵角川放走了兩名中國人,并開槍自殺。這個情節更是難以被許多中國觀眾接受,他們在網絡上展開討論,認為這樣“太美化日本人了!”
陸川承認在史料記載中,“大部分參戰的日本老兵,在內心中是沒有罪惡感的”,他解釋之所以這樣的安排,它更多反映了自己對戰爭的反思:角川的崩潰其實是戰爭強壓在一個普通人身上的表現。
“這個結尾給中國以外的觀眾看時,他們都接受角川最后會自殺。”陸川說,是否接受這樣的結局“其實就是——我們能不能把日本人當人來看?”
導演說,角川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跟其他人是平等的。選擇角川作為貫穿電影的線索人物,只是從創作技巧上需要由他來貫穿整部電影,這樣創作劇本比較方便。盡管如此,陸川仍然把這條線索拉得小心翼翼,他強調說,在電影里“中國人還是絕對的主角,日本人的戲份才四分之一”。
“30萬”數字下一張張中國普通人的臉
之所以想拍攝南京大屠殺的題材,源自2005年初,看過《可可西里》的美國投資方曾找到陸川,想讓他做一個“亞洲版的‘辛德勒名單’”,劇本的主要內容是拉貝如何拯救中國人。
陸川因此花了兩三個月查閱資料,卻發現,大多數史料說的都是日本人在做什么,以及德國人、美國人甚至俄羅斯人怎么救中國人的,可中國人做了什么卻很少提及。于是,他決定放棄德國人拯救中國人的劇本,去拍他心目中關于南京的電影,“在這個電影中重新為中國人立傳!同時也認真地去面對日本人。”
在后來的多次采訪中,陸川都提到“中國人臉孔”的產生過程。在看了大量的資料后,陸川只花了十幾天,就在家里完成了劇本的初稿。同時他把那些相關的資料做了一個匯編和很多卡片,攝影師曹郁看完以后對他說,這電影其實就是一張張中國人的臉。
當初或許不經意的話,卻讓導演找到了他要在電影中最強烈想表達的方向:我特別想通過《南京!南京!》恢復當時中國人的面目。他發現,南京大屠殺題材會讓很多人不想看這個電影,因為覺得無非就是中國人被殺。“我們特別想表現那些被刻意隱瞞的事情,70年過去了,現在你給我說出30萬受難者里三個人的名字來,別說三個了,一個你都說不出來。”
事實上,在過去國產同題材影片中,當然有普通中國人的面孔。1988年羅冠群導演的《屠城血證》,是中國第一部表現南京大屠殺的影片,羅冠群在國內的史料中找到的“幾乎都是被動的受難者”。為了表現中國人的氣節,他虛構了照相館老板一家奮勇反抗日本士兵的故事;1995年,吳子牛執導《南京1937》時,他已意識到不能“從血腥到血腥,從悲涼到悲涼”,為了顧及中日關系,要將“日本人民和嗜殺的日本士兵”區分開,他把主人公的妻子設計為一位日本人,讓她和中國丈夫共同經歷了7周的屠城,并生下一個叫“南京”的中日混血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