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政策 民政部稱不鼓勵公募“擴容”
目前國內的基金會分兩種,公募和非公募。公募基金會有權向公眾募捐,而非公募基金會無權向公眾募捐。中國只有極少的民辦公募基金會的先例。
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底,我國共有基金會1800余家,其中公募基金會為991家,這里包括各省的紅十字會。而非公募基金會因國家的鼓勵政策,從2004年第一家至今,已發展到800多家。
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基金會管理處處長劉忠祥指出,這幾年,公募基金會增長率遠遠低于非公募基金會增長,因為國家從政策上鼓勵非公募基金會,而對公募基金會不抱鼓勵態度。“991家,這個數量已經夠多的了。”
劉忠祥指出,因公募是向社會募捐,基金會數量太多的話,可能會造成公眾對慈善捐助的反感。
但劉忠祥也強調,并不是限制公募基金會發展,因目前有影響力的公募基金會不占多數,因此,首先應讓現有公募基金會發展好。如果有做得好的民間慈善組織想做公募基金會,還是可以通過的,并不是一棒子打死。
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原司長王振耀指出,我國的公募基金會不能從數量上衡量,而應以符合條件標準來衡量。“要做公募,就要符合行政管理標準。”
我國現有基金會才1800多家,與美國近10萬的數量相比,相差甚遠。其實,老百姓的慈善熱情從2008年汶川地震開始,一直是高速發展的。只是日益增長的熱情卻和現有的體制呈現出很大反差。
行業現狀 公募基金會官辦色彩濃厚
在記者接觸過的慈善業內人士中,所有人都指出,已有的公募基金會絕大多數是由政府各部門創辦,具有濃厚的官辦色彩。
“慈善本就屬于民間的事,應該還歸于民間。”徐永光認為,慈善由政府來做,是政府的越位行為。政府自己又做裁判又做運動員,就會造成監管缺位。公募基金會長期保持官辦色彩,會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政府會利用其行政權力進行捐贈攤派,這是經常出現的被慈善和被捐贈現象。而慈善機構一旦有行政級別,那么,慈善機構的官員首先就是對政府負責,“為保護烏紗帽,肯定要聽政府的。”
另外,經常利用政府的行政權力來做慈善,這種慈善組織就不是以透明度和資金管理效率來取勝,造成了慈善產業內部的不公平競爭。在這種體制下,很多公募基金會就經常不把保護捐贈人的情緒、尊重捐贈人的權利放在最重要位置,不利于激發公眾的慈善熱情,也不利于慈善文化的傳播。
而民間的公募基金會,在籌款和資金的使用上,一定會非常注重透明度和資金使用效率,它只能以此來取勝。這無疑會對已有的絕大多數公募基金會造成壓力和挑戰。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祎】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