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六日電 題:歐亞乒乓球對抗賽:小球何時變大球?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雖然改變了以國家和地區組隊的方式,雖然歐洲派出了實力最強陣容,但外行人都能看出,有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中國選手的亞洲隊,獲勝沒有懸念。甚至有人大膽揣測,讓所有世界強手一起組隊,也不是中國乒乓球隊的對手。
國球如此強大,以至于成了一種尷尬。因為沒有對抗的比賽也就失去了競技體育的樂趣,沒有對手的勝利也就有了些“獨孤求敗”的意味。
在本次歐亞乒乓球對抗賽的現場,許多中國觀眾甚至自發為歐洲隊選手加油鼓勁。連中國乒乓球男隊主教練劉國梁也承認,如果比賽只上一個中國運動員,換上一個日本運動員,比賽結果將更難料,也將更有看頭。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實力的增強,乒乓球、排球等曾經承載的感情色彩正在淡去,競技體育本身的對抗和精彩正在回歸。國乒男隊教練李曉東很懷念歐亞對抗最激烈的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時中國和歐洲的頂尖選手單打獨斗難分勝負。即使在一九九一年中國男子乒乓球隊排名降到第七,李曉東也認為當時群雄爭霸的局面令人振奮,因為不知道誰將獲勝的比賽才最有看頭。
近幾年國際乒聯賽制一改再改,全都是為了限制中國隊的一家獨大,但現在看來收效甚微。有些“在奧運會中取消乒乓球項目”的嘀咕聲時有耳聞。也許這正是中國乒乓球變小球為大球、向世界傳遞乒乓運動技巧和精髓的最佳時機。
其實,中國乒乓的領軍人物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二00九年初,蔡振華接掌中國乒協,提出“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以幫助國外乒乓球運動員提高水平,被稱之為“養狼”計劃。蔡振華說,“除了最核心的東西外,其余的要盡快推廣到全世界”。
蔡振華還表示“請進來”——請外國運動員到中國打球、訓練將是一個長期計劃。此次來華參賽的薩姆索諾夫對此深有感觸,他說如果有中國運動員這樣好的訓練環境,有這樣出色的教練隊伍,有世界頂尖選手每天陪他多練兩個小時,他將與中國名將成績持平。歐亞對抗賽在這方面開了個好頭。
也許在乒乓球推廣方面,可以學學美國的NBA模式。沒有哪個國家的籃球水平能和美國相提并論,同樣籃球在美國也有很廣泛的“人緣”,但NBA的管理團隊沒有局限在國內聯賽的盈利和奧運會等有限幾個冠軍的光榮,而是用美國人的智慧把這股熱潮用商業模式加金字塔尖明星效應的方式推廣到了世界,其帶來的深遠影響有目共睹。
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中國先哲早有答案。也許當全世界開始為乒乓“眾樂樂”的時候,小球也就成了大球。(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