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7日電 韓國足球隊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首次取得本土外世界杯進入16強的佳績。韓聯社報道稱,盡管在八分之一決賽上不敵南美勁旅烏拉圭,以1比2惜敗對手遭淘汰,但韓國隊已向世界足壇證明2002年韓日世界杯上進四強,絕非只靠運氣。
韓國足球在2002年世界杯后,迅速成長,從世界足球邊緣走向了中心舞臺。韓國足球之所以能夠走出亞洲,走向世界,將中國隊遠遠甩在身后,主要原因在于成功的新老交替、科學的訓練,以及投資和支援。
成功完成新老交替
韓國隊主帥許丁茂(55歲)2007年12月掛帥,在其2年6個月的執教期間,傾注最大心血的是新老交替。
許丁茂善于挖掘新球員,正是他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賽之前,發現當時還默默無聞的樸智星,把他首次披上了國家隊戰袍。2002年韓國隊年紀最小的這名球員,如今已是隊伍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
許丁茂擔任韓國國家隊教練后,也未停止給隊伍輸入新鮮血液。由他帶隊后,得到他的提攜而首次參加A級賽事的選手多達26名。
本屆世界杯韓國隊的最大優點就是新老球員的協調。在一批年輕選手中,最耀眼的是李青龍(22歲)和基誠庸(21歲),兩人在韓國隊已成主力,為韓國隊挺進16強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讓我們更加期待4年后的世界杯。
科學的訓練
足球不是科學,但科學可以提高足球水平。韓日世界杯給韓國隊足帶來的重大改變之一,要數訓練引入科學方法。在備戰世界杯的過程中,希丁克引進“訓練周期化理論”,把體能訓練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到世界杯開戰時選手的體能提高到了最佳狀態。充沛的體能成為太極虎打入四強的動力。
許丁茂的訓練程序與希丁可大致相同,八年前在希丁克陣容負責體能訓練的教練,此次又為韓國隊效力。韓國隊體能訓練程序的最大特點是,側重選手短時間內恢復體力,因此以小比賽為主進行訓練。
韓國足球協會還利用“無線經濟能力測定系統”,在選手們進行訓練時給每人身上裝上感應器,隨時測定選練中每個選手的體能和技戰術執行能力。
為了適應南非世界杯高海拔環境,韓國隊將訓練基地設在海拔1200米的勒斯滕堡,在國內進行訓練時則專門設置“低氧房”,還讓選手們戴上特制口罩,適應高原低氧環境。
投資和支援
說起韓國足球的成長,不能不提韓國足協的作用。
國際足聯副主席、前韓國足球協會會長鄭夢準,1993年上任后將當時452支協會注冊球隊,增加到700多支,注冊選手從1萬多名增加到2.2萬多名,K聯賽從6個俱樂部增加到15個俱樂部。
協會成功實現資金自立,1年預算從1992年的35億韓元,增加到今年的900多億韓元。
主辦韓日世界杯,使足球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本屆世界杯,大規模協助人員隨同選手們前往南非,其中包括主治醫生、物理治療師、廚師、影像分析師。
韓國足球協會還以重金獎勵球員,早早許下承諾,若進入16強,每人最多獎勵1.7億韓元,提高了士氣。
正是上述韓國足球協會的大規模投資和全力支持,為太極虎歷史性地進入16強,助了一臂之力。
參與互動(0) | 【編輯:宋方燦】 |
專題:南非世界杯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