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鄧加為什么讓卡卡踢滿90分鐘的原因:巴西10號在上一場和津巴布韋熱身時只打了45分鐘,而且狀態平平。本場頭45分鐘,卡卡依然有些不溫不火,好在隨著巴西隊下半時火力全開,他終于開始展現實力。
策動人和終結者
第76分鐘,卡卡進球了,巴西10號是這次進攻的策動人和終結者:他先在中路將球分給右路插上的麥孔,然后直插門前,將后者的傳中用胸部撞入網窩。這是卡卡在巴西國家隊第74場比賽中的第27球,上次他身披黃衫破門還是2009年6月15日對埃及的聯合會杯賽,到現在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了。
和上一場打津巴布韋時“收著踢”不同,卡卡本場明顯賣力多了,敢于在人叢中拿球做動作、向前的強行突破也多了不少。除了進球外,巴西10號還策劃了羅比尼奧首開紀錄的進球,此外他還有一次頭球和遠射均形成了威脅。可以說隨著世界杯正賽的臨近,卡卡的狀態也逐漸上調,本場比賽也許只踢出了七成實力,但沒準下一場就會完全爆發。
挨踢?鄧加說堅持
個人威脅提升必然會得到相應的“待遇”,上半時結束前,卡卡被侵犯的一幕令人觸目驚心:當時巴西10號帶球強突,坦桑尼亞的16號從后面飛身雙腳鏟球將他撂倒在地,動作極具暴力意味,卡卡捂著腳踝疼得在地上翻滾。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鄧加并未將自己的核心換下,而是讓他“冒險”踢完了比賽,也許巴西1994年的鐵血隊長認為,到了世界杯上反正都要挨踢,還不如讓卡卡提前適應一下接近大賽實戰的身體對抗與對手的兇狠犯規。
作為巴西隊的核心,卡卡被寄予厚望,但過往此類核心型球員要想帶隊成就霸業,有一考驗是必須要過的,那就是面對犯規時的強悍度。踢得好必然會挨對手的踢,能不能扛得住是衡量真正強硬人物與“軟腳蟹”的差別。
世界需要無畏卡卡
在世界杯“預演”——去年的聯合會杯上,卡卡表現出色,拿到了大賽的最佳球員金球獎,還當選了決賽的全場最佳,不過聯合會杯的分量畢竟難比世界杯,南非才是檢驗卡卡成色的終極舞臺。
4年前在德國,作為小羅身邊配角的卡卡在對克羅地亞的小組賽中曾經閃光有過一個進球,但隨即泯然眾人,如今28歲的他擔當起主角,肩上的責任已經不同。本場賽后,卡卡對自己的狀態仍有不滿:“我感覺不錯,但也許還需要再放開一點。”是的,巴西和世界杯都在等待,他們都需要一個無所畏懼的卡卡,一個百分之百的卡卡。
巴西隊的到來令坦桑尼亞前首都達累斯薩拉姆氣氛歡騰,盡管只是熱身賽,但賽前儀式冗長,主人似乎想好好炫耀請來了這樣一位大牌的客人。不過對巴西主帥鄧加來說,造訪哪里、和誰踢比賽不重要,他看重的只有一點:讓球員找狀態。好在,兩大王牌卡卡和羅比尼奧交相輝映:巴西客場5比1大勝坦桑尼亞,羅比尼奧和拉米雷斯雙雙梅開二度,卡卡傳射建功。
11號羅比尼奧又進球了,并且一進就是兩個。本場比賽過后,羅比尼奧已經在過去的3場國家隊比賽中打入4球,是目前這支相對質樸的桑巴軍團陣中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給自由,就能飛
從今天的友誼賽不難看出端倪,桑巴軍團在角球和后場定位球防守時,留在前場伺機反擊的隊員不是單箭頭法比亞諾,而恰恰是得到了鄧加給予自由空間的羅比尼奧。
第10分鐘,坦桑尼亞后衛的一次失誤被單車少年抓住機會,羅比尼奧禁區內面對守門員,輕松推射遠角得手。從23分鐘起,羅比尼奧在8分鐘內又在禁區外連續獲得3次遠射機會,但是破門心切的他,次次都將皮球打高。
作為桑巴軍團上半場表現最活躍的球員,第34分鐘,羅比尼奧又終于再次覓得破門良機,巴斯托斯的左路傳中被坦桑尼亞后衛大意漏過,埋伏在禁區遠端的單車少年,在小禁區線上,將一個幾乎是空門的機會輕松頂入對手網窩。
不輸核心效率極高
整個上半場,在巴西隊獲得的8次射門中,羅比尼奧一人就占了半數以上,兩粒進球算是效率不低。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次進球之后,曼城前鋒分別作出了搖籃曲和在攝像鏡頭前擺造型的特殊慶祝方式。盡管在友誼賽上,慶祝動作不至于很夸張,但不知道這是不是羅比尼奧為在世界杯上進球后慶祝的預演。
在巴西隊世界杯前的兩場熱身賽中,羅比尼奧一人打入3球,再算上之前一場對陣愛爾蘭隊的友誼賽中的進球,單車少年本賽季在代表國家隊出戰的8場各項賽事中,已有4球入賬。這個數字僅次于隊內的絕對核心卡卡,落后皇馬球星1球。
最受信任,屢屢發威
在2007年夏天,在小羅、卡卡等人因為各種原因缺席國家隊比賽的情況下,羅比尼奧曾經一人獨挑大梁,不僅在與智利隊的比賽中上演了職業生涯首個帽子戲法,并且幫助巴西隊最終戰勝宿敵阿根廷捧得冠軍獎杯,而他個人也以6粒入球榮膺最佳射手的稱號,幾乎靠著一己之力為桑巴軍團拿下大賽冠軍。
不知道是否因為羅比尼奧的獨狼風格,像極了巴西隊主帥鄧加在球員時代的隊友羅馬里奧,中場工兵出身的鐵帥對單車少年青睞有加。在小羅、帕托和阿德里亞諾相繼被鄧加拋棄之時,羅比尼奧在國家隊中的位置卻愈發地穩固。從和迭戈一起在桑托斯,以雙子星的身份齊名至今,羅比尼奧已經在代表國家隊參加的73場比賽中打入23球。
參與互動(0) | 【編輯:趙彧】 |
專題:南非世界杯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