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姚明左腳應力性骨折,恢復期需要4個月。 中新社發 吉亮 攝
|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當姚明左腳這塊細小的骨頭上裂開了一道顯微鏡下才能看清的縫隙,13億人的奧運期許也裂開了一道口子
文|沈知渝 體壇周報籃球記者
如果傷疤是一個男人的勛章,那姚明已經擁有了無數這樣的勛章。從頭到腳,無處不在:兩側眉骨、鼻子、下巴、左手手肘、小腿、兩個腳的大腳趾、左腳跖骨。每一個勛章,透著血色,卻不浪漫;閃爍著榮耀,但令人痛惜。
而2008年春新添這枚的“勛章”:左腳舟骨應力性骨折,尤為痛徹。在這個特殊時刻,當這塊細小的骨頭上裂開了一道顯微鏡下才能看清的縫隙,13億人的奧運期許也裂開了一道口子;而對奧運成績和仕途命運緊密相關的體育官員而言,這是一道讓他們心顫的裂痕。
連勝后的致命打擊
姚明沒想到舟骨裂的結局會那么嚴重,后果如此可怕。
每個人都在興頭上,火箭隊剛剛拿下了公牛,握住12連勝,更衣室里,大家都興致勃勃,姚明的12分和6個籃板,也許只是一場狀態不佳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火箭隊正走入正軌,麥迪看上去健康而充滿活力,充滿了科比一般的求勝欲;新人斯科拉和蘭德里像左右護法一樣守護著姚明;阿爾斯通、巴蒂爾、海德,每個中國球迷耳熟能詳的名字,都在他們的數據統計表上,寫下一個個漂亮的數字。
姚明只是覺得左腳有些疼痛,并沒多想。自從2月初和雄鹿的“中國德比”戰以來,他的腳一直有點疼,難受的時候,就吃點止疼片,咬咬牙,有點像《集結號》里的谷子地,殺紅了眼,不肯撤退,不當逃兵。
但他需要做個檢查。他照了X光,做了核磁共振,都沒有大問題,直到做了骨掃描,火箭隊醫湯姆·克萊頓嚴肅而憂慮地告訴他結果,他才意識到大禍臨頭。左腳舟骨骨裂,應力性骨折,不管用什么醫學名詞,都將讓他付出3到4個月的休養時間。巨人的腳踝,再一次沒能扛住龐大的身軀和密集的賽程,他的火箭賽季就此終止。不管多少連勝,不管季后賽打到什么位置,都和姚明無關了。
別無辦法,他只能選擇手術,保守治療和手術恢復的時間相當。克萊頓醫生是美國治療這種傷勢的權威專家,沒有人愿意看到姚明在錯過火箭隊以后再錯過奧運會,他們的方案會是最穩妥的。
舟骨關乎奧運期許
手術后,姚明將有一份詳盡而規范的恢復時間表。什么時候能下床,什么時候能拄著拐杖走路,什么時候能丟掉拐杖,什么時候開始練習上肢,什么時候開始練習下肢,直到開始無球訓練,有球訓練,到最終能和國家隊戰術合練。
NBA為姚明的傷情而震動,他動手術的新聞,掛在了所有體育網站的首頁,美聯社的通稿,遍布全美大大小小的地方報紙。全世界都在為姚明的傷情擔憂,國際籃聯的官方網站上,用大幅標題報道了姚明受傷的消息。但不管NBA還是國際籃聯,他們都無法體會中國這一刻的心情。
籃管中心主任李元偉在1月份應邀赴NBA參觀考察并洽談時,先天下之憂而憂地說:“我不擔心火箭隊,我就是擔心姚明身體過于疲勞,千萬不要受傷。”
余音繞梁,李元偉心中的滋味,我們無從得知,他和中國籃協,在第一時間與火箭隊取得了聯系,詢問姚明的傷情,和他們一起磋商,制定最優方案。
在新聞通氣會上,男籃領隊白喜林代表籃協表達了對姚明最真摯的祝福,希望他早日康復;副主任胡加時,也語氣沉緩地道出了關切之意。他們的臉色不算太難看,至少在公眾面前,他們不能流露焦灼與憂慮。
事實上呢?
姚明不是第一次受傷。最近三個賽季,他沒有一個賽季是打滿的。2006年4月,和爵士比賽時,姚明左腳跖骨骨折,這一年有世錦賽的任務,但姚明的傷勢,讓他整整休養到世錦賽開賽前一個多星期才正式復出,與國家隊一起完成了“斯坦科維奇杯”的熱身賽,然后直飛日本。
中國隊死里逃生地進了16強,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如果沒有王仕鵬制造神奇,那姚明的世錦賽之旅,將以徹底的失敗告終。因為挺進了16強,大家忘卻了姚明受傷的后患,但姚明的狀態和他的體力,確實不在巔峰,打斯洛文尼亞的最后一節,幾乎已經累得邁不開步子,完全靠著在NBA的經驗和感覺,硬撐了下來。
國家隊主帥尤納斯不會忘記。這個立陶宛老頭,那時候就說:“世錦賽之前,姚明直到最后一周才打熱身賽,王治郅也受傷了,一直沒法合練,我們的磨合根本不夠。如果我們能夠以完整陣容更早地開始磨合,結果也許會不一樣。”
噩夢又一次來了,比2006年來得早一些。那次受傷是4月,這次是2月。
尤納斯緊急啟動了兩套方案,一套有姚明,一套沒有姚明,他知道不能把所有的賭注,都下在姚明一個人身上。對他來說,奧運會是他帶中國男籃的最后一次任務,他會盡力,但現實無法改變。
對從上至下的體育官員而言,他們更需要姚明,需要姚明帶領男籃去沖擊世界前六,前四,甚至獎牌。從某種程度上說,姚明的健康,姚明的狀態,將決定他們在奧運會上獲得幸福感的級數。所以他們比美國人,比普通球迷,更加焦慮不安。
有人說,為了備戰奧運考慮,為了姚明健康考慮,體育總局的某領導曾試圖讓姚明這個賽季留在中國練球,當然最終沒能實現。
現在看來,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國家任務PK職業生涯
實際上,姚明的舟骨骨裂,還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而且只要他能站起來,他一定會打奧運會,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隊友們的期望。
國內CBA很多球員,和姚明有幾乎相同的傷勢,但他們名氣不夠響亮,或無緣國家隊,所以他們受了什么傷,有多大的影響,根本無人知曉。就像這次CBA總決賽中遼寧隊的劉相韜,其實傷勢也很嚴重,最后兩場一樣帶傷出場。
NBA比CBA的細致程度和人性化程度,超過十倍百倍。任何一名隊員,都受到細致的關愛。但在中國,幾乎沒有哪個俱樂部能做到這一點。所以美國的球員,有點小傷,就可以徹底休息,積極療傷;在中國,打了封閉就上場,是家常便飯。
在最職業和尚不夠職業的兩種體制中游走,中國的運動員,得付出沉重的代價。納什很痛快地拒絕了加拿大國家隊的邀請,不打奧運會預選賽;科比膝蓋有點小傷,就不聽美國國家隊召喚,不打世錦賽;更多的歐洲球員,把精力全都放在NBA中,數年與國家隊沒有瓜葛,可沒有哪個國家的球迷,對他們進行抵制,痛斥他們的行徑。
但在中國,如果你是一名職業運動員,很難得到這樣的“待遇”。姚明已經漸漸學會了拒絕,但他還是免不了要參加無謂的商業比賽,就像去年中國男籃最后一個月的熱身賽。但除了他,更沒有人敢和籃協,敢和體育總局說不。
易建聯也受傷了,幸好是腳踝輕傷,一場虛驚。易建聯曾經是中國男籃比賽最多的一名球員,一個賽季打了50多場比賽。將來他如果不懂得拒絕,那么他一年的比賽場次,將遠遠超過50多場,即使雄鹿不打季后賽,國家隊的任務,也可能讓他承受百場以上的比賽。
易建聯沒有姚明那么沉重而龐大的身軀,但隨著力量增強、體重增加,他的雙腿,一樣會受到越來越猛烈的沖擊,隱患隨時可能爆發。
職業生涯和國家任務,對在NBA征戰的中國球員,是艱難并進的雙線。沖突幾乎無法避免。
但在現階段的中國,在人才有限的中國體育界,將個人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必然會受到譴責;只有當體育越來越市場化、規范化,個人選擇得到充分尊重的時候,中國遲早會出現納什、科比、斯托亞科維奇這樣的球員。
讓球員能集中力量攻堅,這未必是壞事。 ★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