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股市這兩天風生水起相呼應的是,中國足協也借股市東風搞了個新題材——全球選帥。這一題材是如此的重大而具有想象力,很大程度上將轉移國人視線、化解亞洲杯輸球矛盾,這招乾坤大挪移是中國足協的慣用招數,屢試屢爽,不得不佩服謝亞龍們的政治智慧。
問題是,中國足協在透露了國足選帥六大標準之后,所有人都拿起望遠鏡從亞洲望到歐美,連愛斯基摩人與印第安人都不放過,世界名帥、70萬美元年薪以下、了解亞洲足球、具有豐富的國家隊執教經驗……(足協很想把這條放進去但最終又覺得扯淡而放棄——最好還要了解中國足壇特有的派系斗爭哲學。)這樣的跨世紀人才哪里去找?在足球官僚不會下課、足球體制不會改變的現實前提下,我們來做點有建設性的分析。
從15年選帥史來看,足協的選帥小組長期是“玩不轉足球就玩轉地球”,公費旅游之余,到底為選帥盡了幾分心很是難說。施拉普納、霍頓、米盧到阿里•漢,這些中國足協選中的洋帥中,只有米盧算是取得了成功,而米盧又是主動送上門來的,不用選帥小組揣著大筆美金三番五次地到歐洲去拔犀擢象。如此說來,中國足協在選拔洋帥時,失敗率高達百分之百。
任何一個想為中國隊帶來戰術革新的主教練都不適合這個爛攤子,因為中國足協對于中國隊的插手遠遠多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謝亞龍喜歡給隊員送詩,結果是——“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南勇喜歡與教練組一起探討戰術,結果是——“完全說得不著邊際”……因此,只有能對球員進行心理暗示的人才能充任主教練,像米盧那種。他不需要有什么革命性的戰術思想,心理和經驗,兩招鮮就吃遍天。
米盧為什么能取得成功?因為他改造了中國球員的心理素質。中國球員是缺乏氣質的,這是長期輸球留下的后遺癥。盡管中國隊亞洲杯出局,吉隆坡的司機仍然告訴你:“中國隊是支強隊。”中國隊永遠都是支強隊,至少從球員個體素質來看,但中國隊卻始終都無法稱為強隊,因為中國隊打平就出線往往就是打死不出線——關鍵時刻心里發虛。
當年和米盧水火不容的那批球員已經不在了,這為米盧的復職去除了最大的障礙。而放眼全球,實在難以找到比米盧更適合足協標準的人選。皇馬這樣的大牌俱樂部都可以讓卡佩羅故人重來,中國足協當然也可以給米盧這樣的機會。
我知道我在扯淡,但誰讓足協先搞出這個扯淡的六大標準呢?(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