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被捧成神后,人們便不再習慣拿人的標準來衡量他。當一支隊伍被捧上天后,站在地面上的人們便不再習慣用平視的眼光來看待他們。
所以,短時間內的巨變,從來都不會是沒來由的。除卻山崩海嘯之類的客觀原因,只能是來自內心世界的主觀感覺,而這個主觀感覺,可能是當事人自己的,也可能是旁觀者的。
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里,國奧從土倫杯突起到八國賽潰敗,不管是從成績還是場面看,似乎都只能用“巨變”二字來形容。
當然,我們其實可以給國奧糟糕的南非之旅找出不少可以當作臺階的借口,像人員不整,場地不靈,裁判不公,時差沒倒好,氣候不適應,甚至可以拿出運氣之類的東西當說辭。但作為當事人的杜伊不愿意為失利找借口,作為場上執行人的球員們也沒有逃避挫折,我們自然也沒必要總把客觀原因掛嘴上。
從這個角度而言,慘敗的國奧還是那支有血性的國奧,他們的本質沒有變,改變的只是成績以及部分旁觀者對他們的感覺。因為把人錯當成了神,因為把一支尚處在成長磨合期的隊伍捧上了天,所以,才會有數天內天上地下的感覺,才會有巨變的結論。
成王敗寇,用成績定位,似乎是最簡單也是最快捷的方式。就像評價一支股票,漲了夸跌了罵,似乎是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但這種通過表象或單一標準給予的定位,只能是一時的情緒,發泄而已,客觀準確無從談起。
有趣的是,這種主觀感覺上的東西有時卻會成為主流。大家爭先恐后渲染自己的情緒,任其泛濫蔓延,不知不覺中便形成了所謂的定位。土倫杯賽上很強的定位,八國賽上很差的定位,都是基于成績而論的,事實上,這支國奧目前的定位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切為了北京奧運會。
正因為如此,很欣賞杜伊輸球后的道歉,國奧小將的愧疚懊悔。跌倒了再爬起,只有承認自己跌倒的人才有可能爬起來。
1個月之內,國奧不可能出現本質的巨變,就像他們不可能因為一個土倫杯的亞軍完成蛻變一樣。蛻變或者巨變,其實皆為旁觀者的主觀情緒。
在將一支隊伍從空中重重摔下前,先想想當初又是誰將他們捧到了空中。明白了這一點,或許我們可以用更理性的目光,去遙望1年后的北京奧運會。(曹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