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達公子傾力苦戰。 郭一江
1990年北京亞運會,當現場觀眾聽到伊達公子的名字時不禁嘩然,“伊達公子?男的也來參加女子比賽?還是個公子?”現在的網球裁判、當年的廣播員朱萍,至今記得20年前的那個場景。“那時中國很少有人知道伊達公子是個很厲害的女選手,所以全場都笑了。”
今天,當伊達公子從一場持續2小時45分鐘的鏖戰里以1比2敗下陣來,全場球迷都起立鼓掌向她致敬,那場景熱烈又莊重。倒是輸了球的伊達公子,撥開濕漉漉的發梢,沖看臺揮手作別,巧目笑兮、輕靈雋麗,走下場的模樣仿佛20年前初次相逢時那般清純。
為夢想超越自我
這是一場蕩氣回腸的“忘年戰”。40歲的伊達公子與24歲的彭帥間的對決。當年,伊達公子登上北京亞運會網球女團冠軍領獎臺時,彭帥還在上幼兒園小班。
但這場年齡完全一邊倒的女單半決賽中,頭號種子伊達公子一次次上演扣人心弦的逆轉,一步步把懸念延續到最后。首盤,彭帥一開場就5比2領先,但堅毅的日本老將連追3局硬是將比賽拖入搶七,可惜最終6比8惜敗。次盤,伊達公子再演翻盤好戲,在0比3落后時,連得6局反以6比3勝出。決勝盤,這場被彭帥稱為亞運開戰以來最艱難的比賽終于耗盡了40歲老將的所有能量,6比4的比分讓中國金花直呼僥幸。“贏球沒那么值得慶祝,我只是贏在年輕。”賽后,晉級女單決賽的彭帥一直在贊揚對手,在她眼中,這位曾與自己搭檔女雙出戰中網比賽的日本前輩,是一部“未完待續的傳奇”。
不止彭帥有此發自內心的感嘆,所有日本記者在報道中都不約而同用“傳奇的銅牌”來形容伊達公子所獲得的榮譽。“她走到場邊,對著攝像鏡頭簽字,手卻微微顫抖,大顆大顆的汗水順發尖滾落。拖著步子走進休息室,整整1小時后,她才出現在混合區里。”日本《讀賣新聞》記者竹內誠一郎用一段描述為自己的報道開頭,他說,雖然等待時間有些長,但現場20多名日本記者都不會責備她,“她實在是太累了,團體、雙打、單打,今天是她最后一場亞運會比賽,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她為了夢想超越自我,意義遠遠超出結果本身。”
為日本再戰亞運
作為亞洲女子網球榮耀的頂點,伊達公子在1994年闖入澳網四強,一年后,又進入法網半決賽,并于同年升至個人最高排名——世界第四。
1996年,就當她在聯合會杯中擊敗如日中天的格拉芙、再度讓人為之側目時,26歲的伊達公子卻宣布退役,以年終世界第八結束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段輝煌。
正如退役決定來得突然,2年前,伊達公子的復出同樣出人意料。12年的銷聲匿跡,38歲再戰職業網壇,這個身材嬌小的日本女子再次震驚世人。“那個年代,網球在亞洲并不為人關注,日本打網球和看網球的人都很少,我看不到前進的動力,對日本網球灰心喪氣,所以決定急流勇退。”時隔14年,伊達公子吐露當年退役原因。
“但選擇回來同樣是因為日本。這些年來,日本年輕的網球選手在亞洲已漸漸落于人后,我希望以自己的經歷來激勵他們。”她說,自從打算復出,她就不斷磨練自己,堅持馬拉松跑是她保持體能的秘訣,在日本公開賽上戰勝澳洲名將斯托瑟,令她成為WTA史上首位贏過TOP10的40歲選手。
為家庭明年掛拍
無論如何,伊達公子已經40歲高齡。雖然從無退卻,但她始終明白,自己不可能復制昔日成就。“我不是機器人,下一屆亞運我已經44歲,應該不會再參賽了。”伊達公子說,下一個賽季,將是自己的最后一搏。
從2012年開始,這位日本傳奇的人物將展開新的一段旅程。“我和丈夫一直很喜歡小孩子,之前為了復出,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掛拍后,我想我們會很快考慮增添幾個家庭成員。”伊達公子輕輕說道,眼里有淚光閃耀。
一枚傳奇銅牌結束超越自我之戰,背上球包,伊達公子枚紅色的嬌小身影慢慢遠去。也許她再也無法回到年輕時的高峰,但網球帶給她的榮譽與驕傲,以及她賦予網球的那些精神,注定會長久流傳。 記者 王彥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相關新聞: |
專題:第16屆廣州亞運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