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1月21日電 題:新加坡華人運動員:柔情女劍客的雙面人生
記者 張子揚
21日上午,亞運會女子佩劍團體賽四強爭奪戰打響。昨夜沒怎么合眼的內利西婭?劉瑋玲和她的新加坡隊友最終以35:45敗給了哈薩克斯坦隊。盡管輸得有些憋悶,但她說,終于可以釋放了,最近幾個月的訓練,體力有點吃不消。
今天的比賽早上9點開始,新加坡女隊早早出征了。到賽場后內利西婭?劉瑋玲沒有怎么休息,抓緊時間做了做熱身,并將比賽用劍仔細擦拭了幾遍。
在輪番對陣哈薩克斯坦的三名運動員,她一共拿了11分,劍道上霸氣十足,勇猛善戰,有點“不講道理”。但與經驗老道的對手相比,在節奏與抓防反機會上又稍顯稚嫩,裁判的幾次有爭議判罰,讓她沒能很快適應。
對于今天的比賽,內利西婭?劉瑋玲說,我已經拼盡了全力,但裁判在判罰上有點爭議。“規矩是國際劍聯定的,但總感覺今天是裁判一個人的游戲,他想怎么判就怎么判,讓我無所適從。”
“不過說實話,這次自己發揮得挺好的,畢竟是業余選手,參加正式的國際大賽少,經驗不足。”裁判怎么判罰,應該快點調整心態,減少外界干擾”。內利西婭?劉瑋玲告訴中新社記者。
正在英國讀大一的她今年還不到20歲,外表看上去親和、善良,說話的語速很慢,是典型的鄰家女孩形象。很少接受采訪的她甚至在與記者交談時還有點臉紅,徹底顛覆了帶上面具的形象。
她對此笑著說,外表柔弱,內心剛強,自己每天都在經歷著完全不同的雙面人生。“面具里面你一定要激情四射,兇猛無比,但摘掉面具之后,必須還原到現實生活,努力讀書,孝順父母。她還不忘勸記者也練練擊劍,這樣可以在采訪時更有“沖擊力”。
盡管身高只有160厘米,也不是那么健壯,但并不影響她對擊劍的熱愛。從13歲起就師從中國籍教練閔星生,“劍齡”已有六個年頭。“當我第一次接觸擊劍后,才發現這項運動是如此的有魅力。它需要速度,爆發力,還有膽量,刺激非凡。”提及自己從事的項目,內利西婭劉瑋玲的眼中又泛起了靈光。
從古代到現代,隨著現代武器的使用,擊劍已經從決斗演變為體育運動,作為歐洲古老的一項貴族運動,傳承下了它最有價值的東西。而在現實中,提起擊劍,很多人會聯想到游俠“佐羅”,他有精湛的劍術,是正義的化身。不過在大學學習新聞傳播學專業的內利西婭?劉瑋玲在現實中希望做一個記者,在自己筆下續寫除暴安良的神話。對此她給自己的定義是:“能溫能火,無所不能。”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專題:第16屆廣州亞運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