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故去的季羨林老師堪稱學界泰斗,但他青年時期的日記卻時時展現著真性情,譬如在清華求學時他記道:“過午看女子籃球賽,不是去看(打)籃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客觀地說,無論是女足還是女籃,在男足和男籃的映襯之下,其比賽本身的觀賞性都相當低下,所以白俄羅斯姑娘們把短褲換成超短裙,引得人們來體味性感。
但我想無論如何,踢球和打籃球這兩種運動,不管外人看來如何水平低下如何乏味,參與者總能享受到相當的樂趣,這是由運動本身的魅力所致。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女子運動隊,基本是從業余到專業一路走來,參與者不乏名牌大學畢業生,如果得勝后你去采訪她們,總能在聽到她們不經意間提到那么一句:“我愛這項運動”,或者“我愛這個團隊”,由興趣而堅持、因團隊而打拼,這應該是這些女將們拋開淑女風度而甘愿在場上流臭汗的原因。
但在中國女籃國家隊,情況似乎并非如此,在捷克輸了個底朝天之后,中國女籃第一名將苗立杰和一家專業報做了一次掏心窩子的訪談,其中她提到:“眼前這支隊伍中,很多人不是那種積極向上的人,都是很被動,不主動。有不少人訓練還是很懶懶散散的。”談到自己她進一步實話實說,這次重回國家隊“是因為我一定要懂得去回報別人”。
所以媒體所謂“中國女籃嚴重老化”之類不過都是泛泛之談,苗立杰這幾句話才把問題引到了根上——老將們是為盡義務回來的,新人們好像也不太想打比賽。打世錦賽都不能讓你來勁讓你過癮,整個團隊心猿意馬,這樣一支隊伍又怎能不任人宰割?
從捷克回來,女籃才真正到了重建的時候,人員如何配備暫且不說,我們起碼得把最起碼的樂趣與動力找回來,無論是尤納斯、馬赫還是鄧華德,在激勵隊員、挖掘潛力上都是一把好手,都有著“不想打你就給我下來”的決絕,至少從樹立態度這個最基本的角度看,外教應該還是女籃的首要選擇。(王 宮)
參與互動(0) | 【編輯:趙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