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海峽兩岸全面直接通郵正式開通,目前,各項準備工作也已經就緒。當日起,兩岸將通過空運或海運直航方式將郵件總包送至對方郵件處理中心,這標志著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正式實施。屆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全面開辦兩岸郵政業務和郵政匯兌業務,大陸6萬多個郵政網點原則上也將同步開展兩岸函件、包裹、特快專遞及郵政匯兌業務。圖為北京一些郵局已專設臺灣郵件處理通道。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
12月15日,海峽兩岸全面直接通郵正式開通,目前,各項準備工作也已經就緒。當日起,兩岸將通過空運或海運直航方式將郵件總包送至對方郵件處理中心,這標志著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正式實施。屆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全面開辦兩岸郵政業務和郵政匯兌業務,大陸6萬多個郵政網點原則上也將同步開展兩岸函件、包裹、特快專遞及郵政匯兌業務。圖為北京一些郵局已專設臺灣郵件處理通道。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十五日電 (記者 周兆軍 劉舒凌)兩岸大三通十五日正式啟動,成為臺灣媒體當天最熱門的報道題材。關注內容包括:兩岸關系開啟新頁、對臺灣經濟的提升作用、兩岸“一日生活圈”的形成、航空票價的降幅等。
十五日早晨八點零四分,“中央社”發出當天第一條有關兩岸大三通的消息,截至下午六點半共發相關報道超過六十篇。
今早出版的《中國時報》、《聯合報》、《經濟日報》、《工商時報》等平面媒體均在頭版刊出大幅報道,下午出版的《聯合晚報》則制作了四個版的特別報道。
《中國時報》刊發的社論指出,兩岸海運直航將全面改寫兩岸經貿的互動型態。最先受到正面沖擊的當然就是幾個港口,包括與臺北有地利之便的基隆港,與中臺灣工業區結合的臺中港,乃至期待奪回世界深水港貨柜吞吐量排名的高雄港,都將出現立即的榮景。
當天《聯合晚報》頭版頭條套紅標題是“大三通鳴笛,相隔六十年”,并配發中遠集團的“大洋洲輪”從天津塘沽港口起航的圖片。報道稱,兩岸大三通正式通航,今天起兩岸天天有包機飛航,海運也不必彎靠第三地,航空快捷郵件更可以早上交寄、晚上簽收,兩岸一日生活圈正式成形。
《經濟日報》幫助業者算了一筆細賬:未來臺灣船舶駛往大陸各個港口,平均每航次將可節省約十六至二十七個小時,節省運輸成本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過去臺灣船舶彎靠石垣島,每航次的簽證費約新臺幣三十萬元。若以每年四千航次計算,一年光彎靠第三地的簽證費就可節省約十二億元。
中天、TVBS、東森等各大電視臺,從早上起就滾動播出兩岸各地現場記者發回的海運、航空、通郵的最新消息,“大三通時代啟航”、“開啟歷史新頁”等字眼,成為電視屏幕上不斷閃現的新聞標題。(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