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八日,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在街頭宣導民眾踴躍投票,為即將到來的臺灣“立委”選舉造勢。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一月八日,臺灣第七屆“立委”選舉選戰”戰猶酣,圖為一列侯選人的車隊正在臺北街頭掃街拜票。 中新社發 陳立宇 攝
|
中新網1月1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自臺灣的報道稱,臺灣將在明天舉行“立法委員”選舉。在此次選戰中,也許沒有什么比選舉廣告更能體現這場選舉的“熱鬧活潑”。圖文并茂,精彩紛呈的報章宣傳文案、具影音效果的電視廣告,以及近期流行的網絡平臺,證明選舉每次都不同,選情溫度可能起起伏伏,但臺灣政治眾聲喧嘩的性格從來沒改變。
報道說,新一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還在未定之天,選戰先在媒體場域開打,讓慢熱的“立委”選舉逐漸回溫。如今進入倒數階段,參選各政黨競爭呈現白熱化,文宣大戰更升至最高點。
小黨為生存最后一搏
改革后的“立委”選舉制度增設“政黨票”,選民認同攸關不分區席次,進而影響“立法院”主導權,政黨都高度重視,不敢掉以輕心。藍綠兩大黨頂著品牌和知名度的光環,擁有先天優勢;反觀面臨泡沫化的小黨希望爭取跨越5%門檻,為生存做最后一搏。
各政黨在沖刺階段卯足全力,砸下重金主打電視廣告,配合在各主要報章顯著版位的密集平面文宣攻勢,訴求選民認同。政黨之間比拼的不僅是表面上的創意,其實還有背后不為人知的財力。
據了解,一般政黨電視廣告分成制作費和播映費。制作費視廣告團隊的檔次,費用介于50萬元(新臺幣,下同)至200萬元。播映費平均每天約6萬元。
整體文宣費用可能高達上億元
另一方面,臺灣主要報章半版彩色廣告價格介于30萬元到50萬元之間,全版價格則超過100萬元。
由于文宣預算是敏感數字,政黨一般不公布相關預算的實際數字,但臺灣媒體估計,整體政治文宣的費用可能高達上億元。
翻閱過去幾天的報章,藍綠兩大政黨選舉廣告在報章和電視出現的頻率明顯比其他小黨不成正比,財務資源懸殊可見一斑。投票關鍵時刻逼近,熟悉的藍綠對決氣氛越來越濃厚。
報道說,電視廣告方面, 執政成績不佳的民進黨,在選戰最后時刻主打悲情牌,借用以往的資料片,凸顯臺灣“民主化”的過程當中,民進黨所扮演的角色。國民黨則緊抓民生,找來許多基層的市井小民,抱怨近年來經濟不佳,人民生活困難。
平面廣告方面,民進黨面對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的強力挑戰,鎖定對手過去一屆掌握“立法院”多數,但主導表現卻差強人意的弱點,進行猛烈抨擊。
語言犀利、照片聳動、攻擊性強向來是民進黨廣告的特點,當國民黨決議拒領“公投”票后,民進黨也順勢推出“全面通緝史上最大詐騙集團”,也把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及“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刻畫為通緝犯。
國民黨也不甘示弱,針鋒相對的文宣攻勢同樣凌厲。“2008年臺灣轉運”的文宣主軸,訴求選民認清民進黨執政團隊的無能,呼吁泛藍選民團結意志、集中選票,并提防民進黨使出任何出人意表的招數。
“執政沒半步、選舉全奧布(爛招)的民進黨,為了贏,一定會有奧步新招數,為了臺灣民主,請大家一起來防止奧步,不要讓陳水扁的陰謀得逞!全民防奧步!今年的選舉不要再讓奧步定輸贏!!”,國民黨的危機意識表露無遺。
報道說,政黨集中銀彈,在選前撒錢大搞文宣,強力動員選民的投票情緒和意愿,能否發揮預期的效果有待檢驗,但在投票前幾天,各種選舉訊息已讓選民應接不暇、難以消化的情況下,廣告要達到效果令人懷疑。
競選廣告是按政治劇本演出戲碼
對于一些已經做好決定的選民來說,一波接一波的競選廣告不過是按照政治劇本演出的戲碼。內容和情節似曾相識,讓人厭倦。
廖御吉(30歲、傳播業)冷漠的批評臺灣選舉廣告“了無新意”,綠的就說“顧臺灣、反中國”,藍的就說“拼經濟、反貪腐”,其他的就是“監督”牌,最后一周就打“搶救”牌。
自稱對政治已冷感的他坦白的說:“討厭每到選舉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所以我根本漠不關心,從此以后也都不會去投票了,當然別說會受廣告影響投票意愿!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