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提出通過兩岸商談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開放“三通”、擴大交流,為兩岸的共同繁榮攜手奮斗的美好愿景。《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標志著爭取祖國和平統一方針的確立,是中央對臺政策的重大發展。
和平統一政策的確定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隨著改革開放的發軔,中央做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戰略判斷,并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調整到經濟建設上來。祖國大陸從兩岸民眾福祉出發,適應形勢發展,對臺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理論經過不斷充實,逐步走向成熟。從過程上來講,《告臺灣同胞書》其實是這一理論創新之濫觴。
此后,盡管臺海風云變幻,中央三代領導集體均堅持了和平統一的臺海戰略。自“葉九條”、“鄧六條”到“江八點”,再到“胡四點”,大陸的對臺政策在和平統一的戰略框架下,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策略性調整,以一個中國為基本原則,以兩岸共同發展為主要路徑,以促進國家統一為目標,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終極方向,堅決遏阻“臺獨”分裂活動,努力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交流,與時俱進,銳意創新,使臺海局勢向著有利于國家統一的方向發展。
30年來,祖國大陸大力推動和平統一政策,克服重重阻力,促進兩岸各個層面上的交流與交往,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加深。2008年3月以來,兩岸關系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兩岸的發展不再是彼此隔絕、互不相干的孤立事情,兩岸人民的福祉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已經成為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同時,兩岸交流累積的能量又反過來推動兩岸關系加速向前發展。2008年兩岸“三通”的基本實現,是長期以來臺海關系結構性改變的必然結果,也是對《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的最好獻禮。
臺灣島內已經形成了消除兩岸對抗、提升民眾福祉、共謀兩岸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兩岸之間,民心最大。這種強大的民意壓力是遏制“臺獨”勢力、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兩岸關系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期。一方面,2008年民進黨敗選下臺,其許多骨干人物又深陷弊案風暴,“臺獨”勢力遭到了自民進黨建黨以來最沉重的打擊,干擾兩岸關系發展的能力大為減弱。另一方面,島內承認“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的泛藍上臺執政以后,臺灣走向“法理臺獨”的危險基本消除。在此基礎上,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加強,海協會和海基會的功能性協商得到了恢復,制度化協商建構初具模式。一系列阻礙兩岸交流的障礙逐步被拆除,兩岸交流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全面“三通”加速了兩岸的全面融合。海峽的開放縮短了兩岸民眾的距離,加強了兩岸的利益聯結。自《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以來形成的臺海關系結構變化,為未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奠下了堅實的基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雖然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兩岸統一之路卻無疑會越走越寬。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 陳星)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