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正在進行有史以來最激烈的 “立委”、“總統”選舉,諷刺的是,“去蔣化”竟仍然成為目前政壇的攻防主軸。陳水扁為了凝聚民進黨選票,一味地炒作“去蔣化”。不可否認,兩蔣的獨裁統治確有其負面效果,但我想說的是,臺灣經濟與民主發展到今天,與蔣經國的視野、格局脫不了關系。
判斷一個政治人物,往往是以他退場作為依據的。蔣經國的身世奇特復雜,身世經歷如埃及金字塔旁的人面獅身像,至今仍是一個謎團,無法用最簡易的方式加以解讀。但最受臺灣民間議論的,是在上世紀50年代“反共抗俄”時期主持肅反工作,白色恐怖制造了不少冤獄。“特務頭子”成為蔣經國的標記,50歲以上的臺灣人對這段歷史記憶深刻。然而,蔣經國在“行政院長”任上推動的“十大建設”、“清廉政治”,對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影響深遠,也把他自己的聲望推向了一個高峰。臺灣能躋身亞洲“四小龍”,塑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濟成長,與蔣經國的視野、格局脫不了關系。
蔣經國提拔了孫運、尹仲容、李國鼎等外省籍財經官僚,成為經改的火車頭;蔣經國也提拔本省籍人士謝東閔、邱創煥、許水德、李登輝等進入“政府”,形成“崔苔青政策”(會吹牛的臺灣青年),正是這批本外省官僚執行了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經濟發展的結果必然帶來民主化訴求。晚年的蔣經國,面對“黨外民主運動”的風暴,也不得不松綁,說出“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的經典名言,進而宣布“解嚴”及開放黨禁、報禁。
國民黨從剛性威權政黨轉型成柔性威權政黨,甚至為下野做了思想準備,都在蔣經國晚年完成。蔣經國選拔李登輝為接班人,真正動機為何,始終是一個謎,但李登輝延續 “本土化”、“民主化”政策,竟也終結了國民黨的統治,這是民主發展的“歷史不可避免性”。
歷史是永無休止的爭論,蔣經國的歷史資產仍在發酵。蔣經國執政末期有了重大轉折,他決定站在政治民主、市場經濟的一邊,雖然“強人政治”仍是施政主調,但也為臺灣社會的開放做出妥協與改變。哪怕蔣經國已經逝世20年,但在歷代臺灣地區統治者之中,蔣經國仍高居民調第一,是有其歷史根據與民意基礎的。本報特約撰述人:胡忠信(臺灣著名時事評論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