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的紅十字救援隊,十七日進入四川綿竹市漢旺鎮展開搜救工作,圖為隊員們爬上廢墟頂部探測。 中新社發 齊彬 攝
5月20日下午,來自臺灣的紅十字救援隊一行22人完成在四川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后離開成都乘坐臺灣華信航空的專機返回臺灣,一名在機場工作的成都女孩向救援隊的搜救犬表達謝意。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
來自臺灣的紅十字救援隊,十七日進入四川綿竹市漢旺鎮展開搜救工作,圖為隊員們爬上廢墟頂部探測。 中新社發 齊彬 攝
5月20日下午,來自臺灣的紅十字救援隊一行22人完成在四川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后離開成都乘坐臺灣華信航空的專機返回臺灣,一名在機場工作的成都女孩向救援隊的搜救犬表達謝意。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臺灣救援隊作為一支民間救援力量,通過紅十字會這種民間組織進入大陸搜救是一次有益嘗試
★ 本刊記者/楊時旸 王艷(發自成都、北京)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臺北。
建國南路276號(臺灣紅十字會)的人們還在為緬甸風災而忙碌。青年公園里,臺灣紅十字會的志工和臺灣消防局正進行一場地震救援演習。他們并未感覺到遠在千里之外的震動——雖然后來的報道說,那時臺北也晃動了兩分鐘,震級一級。
聞訊
15點,演習進行中,臺灣消防局的一名職員跑到臺灣紅十字會賑濟及志愿服務處處長陳大誠面前說,“四川發生大地震,非常嚴重。”陳大誠十分驚訝,馬上撥通了自己辦公室的電話詢問情況,情況屬實——中國紅十字總會剛剛打電話給臺灣的同行,通報了這一消息。
臺灣高速鐵路的執行長歐晉德也從網絡看到四川地震的新聞。“但都是片段的!不知道到底有多嚴重。”
年逾六十的歐晉德是臺灣第一位大地工程博士。1999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歐晉德是臺北的救災指揮官。當年他鉆進倒塌的大樓,指揮民眾逃離現場,搭乘吊車救出了被埋133小時的一對兄弟。
15點30分,歐晉德與臺北市政府取得聯系,詢問可否到四川救災。臺北市政府回答,“可以,但需溝通渠道。”
16點,陳大誠在自己的辦公室撥通了大陸紅十字會港澳臺辦事處聯絡處的電話。陳大誠對對方講,“我們聽說災情蠻嚴重,我們有一支專業救援隊,如果需要我們隨時可以出發。”對方回復,“我們會向上級反映,如果需要會通知你們。”
臺灣地震救援隊在1999年臺灣“九二一”大地震后形成,是一支民間力量,負責臺灣和國際救援任務。資金來自民間捐款。隊員分別由兩部分組成,其中60余人隸屬于消防局,另20余人隸屬紅十字會,但后一部分隊員全部是兼職。歐晉德就屬于這個部分。
掛上電話,歐晉德開始聯系相熟的救援隊員,“讓大家隨時待命,去四川。”從12日下午開始,歐晉德和陳大誠每天關注電視和報紙對于四川地震的報道;從13日開始,每天早晚分別與大陸紅十字會聯系兩到三次,說明自己前往災區的意愿。
成行
12日傍晚時分,代表官方的臺灣海基會致函大陸海協會,向受災民眾表達誠摯的慰問,同時,也表示了愿派出臺灣搜救人員前往協助的意愿。13日早上,海基會接到了海協會回函:海協會已將臺灣希望提供搜救人員協助一事轉達給相關單位,為此表達誠摯謝意,如果有需要會再聯絡。
臺灣人大都還記得“九二一”地震時,海基會對大陸救援隊的態度,“敬表感謝,未來如有需要,再行借重”。后來,臺灣官方只接受了中國紅十字總會的10萬美金捐款。所以,以己度人,13日的臺灣媒體上盡是大陸“婉拒”臺灣救援隊的報道。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新華社發布的一條消息:臺灣紅十字組織負責人陳豐義12日晚致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了解四川汶川地震災情。他在電話中表示,臺灣紅十字組織已組織了一個由60名人員組成的救災隊,時刻待命參加救援活動。
陳豐義是臺灣紅十字會副會長,和他通話的是中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蘇菊香。
蘇菊香說:“待四川當地交通情況獲得改善之后,再進一步研商相關救援的可行性。”
副會長直接對話的方式,一直在兩岸紅十字組織之間“默默”存在。基于過去的合作,臺灣紅十字會的高層判斷,大陸的回應“不是托辭”。2006年,兩岸紅十字會開始討論建立互動救災機制,此后臺灣的救援人員不斷以“交流者”的身份往來大陸和臺灣。
“我們沒有感覺到政治阻隔,而是一開始的混亂(引發的問題)。大災來臨時,任何指揮體系都會這樣。而且我們也知道,成都機場和許多公路都已關閉。”臺灣紅十字會秘書長陳士魁覺得“沒什么好抱怨的”。
15日中午,11點30,中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蘇菊香給陳豐義打了電話:“為了響應臺灣民眾急切的關懷,經評估目前災區可以接受與接待的人力,大陸方面同意紅十字會搜救隊前往成都協同救災。”
歐晉德第一時間接到了通知:“那趕快啊,下午就走。”
15點,時任國臺辦主任陳云林宣布,經國臺辦與有關方面聯系,決定歡迎臺灣紅十字組織派遣救援隊參與四川地震災區救援,大陸方面將做好相關接待工作。
16日上午,臺灣紅十字會救援隊集結,紅十字會和臺灣消防局各出10人。歐晉德任領隊,陳大誠是副領隊,共22人。
比較特別的是,臺灣救援隊爭取到了包機直飛——在兩岸三通尚未開通之時,這種特殊待遇的含義不言而喻——16日15點救援隊登上專機,19點抵達成都。
搜救
按照國際慣例,一支海外救援隊到達災區之后首先要到災區指揮部報到,聽取指揮部統一指派救援任務。16日晚臺灣救援隊到達成都后由當地紅十字會接待。由于當時通往災區的道路交通不便,當晚很難進入,所以只能按照當地紅十字會的安排首先將從臺灣帶來的兩噸藥品送往腫瘤醫院,救援隊員先在酒店住下,當地指揮部安排救援隊員轉天直接去往綿竹。
“我們剛到當地完全沒有概念,不知道受災的地方都包括哪里,紅十字會想安排我們到重災區,就安排我們到綿竹和漢旺這條線。”歐晉德說。
17日一早,臺灣救援隊奔赴綿竹,早晨9點到達。當地抗震指揮部軍警人員早于高速公路等候,直接將救援隊接往災區。當歐晉德看到幾座坍塌的樓房,心里便有數,“這次地震已經很嚴重”。
救援隊被安排到一處坍塌點進行作業。利用生命探測儀進行搜救一個多小時后,領隊歐晉德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在此地花費時間,應前往下一目的地。“是否繼續搜救是由領隊做決定,我們救援隊的任務是搶救生命,如果確定一個地方沒有生命跡象那么就應該到下一個地方以免耽誤。”歐晉德說。
10點30分,歐晉德與當地指揮部溝通想法之后。指揮部決定將救援隊派往受災更為嚴重的漢旺鎮。綿竹到漢旺的車程大約半個多小時。
臨近中午,臺灣救援隊到達漢旺。“到了漢旺我就覺得,這個地震比臺灣“九二一”地震嚴重得多。跟漢旺相比,綿竹成了小case。”歐晉德說。
當天在漢旺的搜尋一直進行到20點。需要救援隊搜尋的范圍均已完成,共發現7處生命跡象,但最終證實7人均已死亡。與指揮部溝通之后,歐晉德決定收兵。
18日早晨開始,救援隊仍留在漢旺繼續搜救工作,將漢旺鎮主要街道從頭至尾全部覆蓋,直至當晚11時,救援隊與指揮部匯報情況,覺得此地已沒有任何生命生還可能,決定搜尋工作到此結束轉天撤回成都。
遺憾
19日早晨。歐晉德帶領隊員與指揮部再次召開會議。指揮部希望救援隊能回到綿竹對一些區域再次搜尋。歐晉德響應要求帶領全部隊員以及裝備上車。但這時一位指揮部的士兵為救援隊提供了一個新的線索。
“當時那個指揮部的人跟我們說那邊有一位民眾說他昨天晚上收到家人的手機信息,可能是求救,問我們能不能再去搜尋一下。我們說當然沒問題。”歐晉德說。
全部隊員和設備再次撤回漢旺災區內部。由那位提供消息的幸存者帶領,救援隊再次搜尋,最終發現一具尸體……
19日中午11時,救援隊從漢旺撤離,中午1點到達成都。至此臺灣救援隊搜尋任務宣告結束。在為期三天的搜尋行動中,救援隊沒有發現一人生還,唯一救出的活物只有兩條當地居民飼養的狗。18日上午10點左右,救援隊在災區遇到一位男人,他告訴救援隊自己的女兒和兩條狗還被埋在廢墟下面。“我們特別愿意有家人能提供這樣的線索。”陳大誠說。
很快,救援隊根據那位男人畫出的自家房子的示意圖利用搜尋犬和探測儀找到生命跡象,很快聽到狗吠。把兩只狗成功救出后也發現了女兒的尸體。“那兩條狗被救出來的時候,男主人的眼淚就已經下來了。孩子沒救出來,我們很遺憾。”陳大誠說。
歐晉德說,“救援隊必須和當地指揮部以及部隊配合才能完成任務,我們只能發現生命跡象,以及標志出尸體位置,具體的救出和挖掘工作還是要靠后面的部隊完成。雖然這次沒有找到幸存者,但是我們盡力了,真的盡力了。” ★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