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后,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必將迎來大融合、大發展的新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海西經濟區因為擁有獨特的對臺地緣優勢和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必將成為臺灣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臺灣競爭力論壇是由55名大學教授組成的民間智庫。近年來,在謝明輝執行長的推動下,包括該論壇的總召集人林建甫、秘書長彭錦鵬、知名學者張亞中等專家學者多次率團來閩考察,并與我省相關部門及學界舉行了多場研討會,發表了海西考察報告,出版了《海西經濟區與臺灣》。尤其是我省提出平潭開放開發的戰略部署后,謝明輝先后兩次率團到平潭實地考察,并提出許多合理化建議,備受兩岸學者關注。
“ECFA為臺灣產品進軍大陸市場打開了方便之門。但由于開放市場不可能全面性的一次到位,尚未列入開放的產業如需拓展大陸市場,必須自謀出路:或到大陸設廠,或與大陸產業合作。海西對臺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自然會吸引臺商的目光。”謝明輝舉例說,從ECFA公布的早期收獲產品清單看,臺灣共有539項,但仍有包含石化、工具機及汽車產業等關鍵性產品尚未列入。這些產業既然拓展大陸市場有其緊迫性,就不應該“在等待”,而應當將海西列入產業布局的試點區域,或以海西為起點拓展大陸市場。謝明輝說,制造業如此,金融業或服務業也是如此。
“ECFA簽署之后,臺當局也將海西的這一優勢納入產業布局的考量之中。”謝明輝說,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吳敦義也指出,臺灣應主動研究兩岸是否可以在海西經濟區進行產業合作,并提出了策略方向;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施顏祥在接受臺灣媒體訪問時也說,“臺灣的石化業如新九輕被迫移往海外發展,以距離臺灣中下游市場較近的海西,不失為重點可考慮之地區。”針對服務業在海西的發展,施顏祥也樂觀其成。
“如何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是海西在后ECFA時代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謝明輝說,ECFA的某些限制條款,實際上也為海西先行先試帶來機會。他說,平潭的開發開放作為ECFA后兩岸互動的先行試點,既為臺灣“軟實力”(包括技術、管理)提供大舞臺,同時也成為臺灣未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產業的“避風港”。在這樣的背景下,海西應當把握新機遇,一方面,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的規劃,迎接臺灣石化、工具機及汽車等制造產業的轉移,以及農牧業等技術和管理的嫁接;另一方面,加大開放開發力度,推動超ECFA的對臺優惠政策,讓臺灣企業進駐海西,并透過海西與大陸形成更為密切的聯系。(陳榮富)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娜】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