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合作為兩岸攜手躋身世界產業鏈頂端提供難得機遇。”昨日出席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新能源組參訪活動的臺南大學教授黃鎮江對記者說。
參訪活動是此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新形式。作為3個參訪小組之一的“新能源組”,包括有18位臺灣代表和15位大陸代表,黃鎮江就是代表之一。“我們希望兩岸新能源領域的合作能像ECFA一樣,在下一次陳江會上簽署合作協議。”黃鎮江表示。
ECFA簽署打開了兩岸經貿交流之窗
“新能源組”的代表們昨日首先走訪了位于深圳的創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它是國內最大的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制造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隨后,代表們又先后來到位于深圳的泰瑪風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廣州的久泰能源(廣州)有限公司和聯眾(廣州)不銹鋼有限公司。這些企業都在國內頗具盛名,泰瑪研發除了世界第一臺磁懸浮風力發電機,久泰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新型清潔環保能源二甲醚生產基地之一,聯眾(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
來自臺灣的18名代表中有14位都是當地新能源企業的董事長或總裁,他們每到一處,都對這些廠商的生產工藝與園區建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不停地提問,了解大陸關于新能源發展方面的政策、企業的生產成本、技術的發展情況。
從事太陽能領域研發的“臺灣干布公司”總經理林江財對記者說,他是第一次參加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此次參訪活動讓他對大陸的新能源企業產生了更深的了解。他說:“ECFA的簽署將兩岸經貿合作的大門打開了。大門打開之后,我們才能了解對方在做什么,然后下一步要思考的就是大家合作能干成什么事。”他舉了一個太陽能領域合作的例子,他說:“現在大陸占據了全球太陽能市場的38%,臺灣占據12%,兩岸加在一起就是50%,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岸密切合作,前景真是無限!”
新能源新技術方面應攜手共進
對于兩岸新能源領域的合作,臺南大學教授黃鎮江考慮得更加深遠,他是該校綠色能源科技學系教授。他對記者說,目前無論大陸還是臺灣,產業發展的模式、產業技術的更新都還只是向美國、歐洲學習,如此發展下去,兩岸只能是融入世界產業鏈,而難以領導這個產業鏈。
“微笑曲線兩端朝上,兩端是附加值最多的地方,這兩端左邊是研發,右邊是營銷,而曲線中間凹下去的是代工,附加值最少。兩岸之間的合作一定要超越代工層次。”黃鎮江表示。
他向記者介紹,目前兩岸在新能源方面的產業結構很像,兩岸政府都在力推新能源的發展,各個企業也都在努力布局全球市場。而目前,以燃料電池為例,第一代、第二代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所以臺灣正在積極研發第三代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期待能夠在新的領域超越西方,因為在傳統產業方面兩岸已經落后于西方了。在新能源、新技術方面,兩岸的確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也應該攜手共進。
希望兩岸能達成新能源合作協議
“我們希望兩岸新能源領域的合作能像ECFA一樣,在下一次陳江會上簽署合作協議。”黃鎮江表示,既然兩岸都致力于推動新能源的發展,那么就需要兩岸共同協商,攜手制定發展策略。他表示,希望兩岸能制定新能源方面的統一技術標準,并將之推向全球。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