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對創業板股票產生分歧,以基金為主的機構與游資各自為戰,但是在高估值的背景下繼續賺錢的效應并未改變。而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持股占流通盤比例超過15%的公司達到了31家。
基金熱捧
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交易的110多只創業板市場個股中,有92只個股出現了機構投資者的身影。
“今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態勢,擇股對于各大機構投資者而言無疑成為最關鍵的因素所在。”滬上某券商基金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縱觀整體A股市場,只有創業板市場對于投資者大眾而言最為陌生,而且自出生之日起,機構投資者就在告知投資者創業板市場具有高增長的特性,可以承受更高的估值,于是出現了創業板的機構瘋狂。”
僅以碧水源(300070.SZ)為例,半年報顯示,公募基金持股達到1797.53萬股,占到了其公司流通盤的60.73%,可謂基金控盤。外加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持股的0.68%,該個股可謂機構云集。而截至上周五收盤,碧水源的股價相對發行價上漲47.22%,各路機構賺得甚是愜意。
值得注意的是,僅公募基金持股占流通盤比例超過15%的公司就達到31家。但是,是不是創業板每一個個股上市以來都給機構投資者帶來盈利呢?答案并非如此。公募基金持股占流通盤比例7%的勁勝股份(300083.SZ)自上市以來股價就下跌了16.78%。還有奧克股份(300082.SZ)、海默科技(300084.SZ)等機構重倉股同樣出現了股價下跌。盡管如此,截至上周五收盤,這些機構重倉的創業板個股90%以上都讓機構投資者喜笑顏開。
游資扎寨自留地
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創業板市場當中,機構與游資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機構重倉的游資不參與,而游資重倉的個股中就很少見機構投資者的身影。
Wind統計顯示,有25只創業板市場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未見一位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更多的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占據。顯然,在這20%的創業板市場中,游資成為了絕對主力,而且這部分游資自留地也讓其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分自留地中,更多的是近期才登陸創業板市場的次新股。顯然,機構投資者近期或許對于創業板市場并不感冒,精力更多的集中在之前登陸的創業板元老身上。
但是,第一批上市的大禹節水(300021.SZ)半年報則顯示,機構投資者的身影也很難覓。大禹節水半年報顯示,在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九個席位為自然人所占據,另外一個則是廣東珠江資產管理公司。
而最近上市的易聯眾(300096.SZ)的游資控盤跡象則更為明顯,股東名單全部為自然人所占據。但是,讓機構投資者可能有些失意的是,截至上周五,在游資扎寨的這兩成地盤中,沒有一只個股在上市以來股價是下跌的。
無論是機構重倉還是游資控盤,無疑都給它們帶來了不菲的盈利。但這也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一種“傷害”。“創業板市場是很好的坐莊溫床,因為它們的流通盤真的很小。”滬上某券商資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但是坐莊其實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同樣是一種很大的風險,畢竟流通盤小,高度控盤的個股如果增長有限,很可能自食苦果。而游資則相對顯得從容。”
“這種現象不會維持很久。”上述券商資管部人士進一步表示,“今年中報顯示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增長遠遠低于市場預期,高估值已經難以為繼。
而且隨著第一批解禁股流通日的臨近,創業板市場很可能會迎來一波估值回歸潮,投資者應該回避創業板市場,至少回避那些估值已經遠遠脫離基本面的個股。” 程亮亮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