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年12月08日 20: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行走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的山間,一座座木拱廊橋橫跨溪流兩岸,連接起郁郁蔥蔥的林海與古樸的村落,成為當地特有的一道美麗景致。北京時間12月5日晚,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通過評審,決定將“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日前,記者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采訪了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寧德市市級非遺傳承人黃閩輝。
黃閩輝一邊搭建模型,一邊和記者講解著木拱廊橋的建造技藝。黃家是屏南當地木拱廊橋建造世家。在他的父親——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春財的言傳身教下,現年41歲的黃閩輝已從事木拱廊橋建造19年,其間參與建造和修復木拱廊橋10余座。
中國木拱橋營造技藝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并構筑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中國獨有的木拱橋,被譽為橋梁技術的“活化石”。目前,中國保存的木拱廊橋僅約110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東北部、浙江省西南部。
2009年,在福建和浙江聯動申報下,“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閩浙兩省各級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履約實踐,開展了一系列保護與傳承工作。近年來,屏南縣成立木拱廊橋保護協會,建立木拱橋技藝傳習所,扶持非遺傳承人參與廊橋保護,實現技藝傳承與增產增收“雙贏”
吳晟煒 潘寧 高惠瑜福建寧德報道
責任編輯:【周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