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史上八大廟會中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最負盛名的一個廟會———廠甸廟會,在恢復舉辦了九屆后,將于今年撤出傳統場地南新華街,“移師”陶然亭公園。過去免票的廠甸廟會,進入陶然亭公園后將實行低票價。
作為廠甸廟會的主辦方,北京京都文化投資管理公司昨日宣布,本屆廠甸廟會將采用拓展舉辦的新形式。
調整之后,源發地東西琉璃廠將進行沿街布置,烘托古玩、字畫的喜慶氛圍,凸顯各家老字號的特色;廠甸廟會核心區域———南新華街兩側將不設任何攤位,春節期間也不再禁行。
此外,虎坊橋—虎坊路—太平街一線將進行沿街布置,但也不設攤位。以“風車、空竹、糖葫蘆”為代表的傳統項目和民俗表演都將移師至陶然亭公園舉行。
作為廠甸廟會的拓展區,陶然亭公園為封閉式的民俗區,以“非遺之花萃名亭,民俗風情樂陶然”為主題,包括傳統民俗表演、創意性和國際化的商品展賣、非遺項目展示以及民間手工藝和民俗表演等內容。
據了解,遷入陶然亭公園的廠甸廟會將實行低價位門票,不過目前主辦方尚未透露廟會門票價格。2010年陶然亭北京廠甸廟會將于2010年2月14日(初一)—2月18日(初五)舉辦,開市時間為每天早上8:30,閉市時間為下午17:00。
- 專家說法
遷址或影響廠甸非遺地位
有關廠甸廟會怎么辦的討論一直沒有終止過,即便是發生地點變更,也并不感到意外。昨日,民俗專家趙書表示,盡管公眾已經形成廠甸廟會在南新華街舉辦的印象,但廠甸廟會的道路審批手續仍然是每年一辦。
趙書說,從個人感情上講,他也希望這個不收錢的廟會能留下來;但從另一方面看,他對于政府面臨的舉辦壓力,也充分理解。而他更希望,通過政府一些有效措施,能使廠甸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廠甸廟會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于地點的變更,是否會對廠甸廟會非遺項目的地位造成影響,趙書表示還需探討。
“非遺項目有申報制度,有沒有取消制度,還不知道。”他認為,目前看來,廠甸廟會從舉辦地點看仍是公共活動場所,時間也仍是在春節期間,名稱也未變化,這與過去并沒有不同;變化的是,過去是免費,現在可能會收費,另外舉辦地點發生了變化。但這些內容對非遺項目本身的影響有多大,是此前非遺保護中從沒遇到的問題,需要在理論上進一步探討。本報記者 王佳琳
- 市民聲音
挪出老地方 別丟老味道
支持廠甸廟會遷址,是老北京田先生的看法。雖然提起廠甸廟會遷址有些不舍,但他表示能理解,“畢竟近兩年每逢廠甸廟會開市,南新華街周邊就限行,也帶來一些不便。”
田先生家住玉泉路,今年85歲,2009年春節還與老伴一起逛過廠甸廟會,讓老爺子記憶深刻的就是廟會上濃濃的喜慶勁。“我幾乎年年逛廟會。”他認為這已經成了北京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
“我去年就聽到過一些議論,說廠甸可能會停辦或者遷址。”田先生說,把廟會移入公園,可以更好的控制人流,也減少了對交通的壓力。“還是希望主辦方可以盡量保證廟會的傳統味道。”本報記者 劉洋
- 歷史背景
四百年的廠甸廟會
廠甸是宣武區南新華街路東一條小胡同。歷史上的廠甸廟會以新華街、海王村、火神廟、呂祖祠為核心地帶,又以“廠東門”即琉璃廠東街為主。元代政府在此設窯燒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廠廠甸。
廠甸廟會興于康熙年間,在四百多年的歷史變遷中,逐漸享譽世界,是中國“四大廟會”之首,是北京歷史上八大廟會中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最負盛名的一個。
2001年北京廠甸廟會恢復舉辦,共成功舉辦了九屆。2006年,春節廠甸廟會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佳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