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晚于重慶“念叨隊”成立的成都“媽媽城管”,因遭遇暴力抵抗,隊員們紛紛“辭職”。同樣靠一張嘴巴,勸導小攤小販的大渡口區松青路社區“念叨隊”,憑借不停念叨,把小攤小販扎堆的小區道路變得干凈、整潔,無人再敢亂擺攤。可是,“念叨隊”卻沒了念叨對象,上月宣布解散。隊員們稱,是光榮“下崗”,但有人卻說,這是柔性執法又一次遭遇打擊。
不當唐僧
嘴巴挺癢癢
“嘴巴挺癢癢的。”作為“念叨隊”的元老,家住松青路社區錦天華園3棟4樓的周成芳,走在松青路,看見道路兩邊沒有一位小攤小販,微笑著感慨。她很懷念在“念叨隊”的日子,還想像以前那樣,每天一早出門,雙手叉腰,走在社區小路上,遇見有亂擺攤的,就開始念叨。
68歲的周成芳打趣,現在嘴巴再癢,英雄無用武之地。瞧!這道路多干凈和整潔呀。打從“念叨隊”6月底成立以來,那些小攤小販,被念叨久了,只得“投降”,乖乖搬進農貿市場。雖然偶有反彈,但被巡邏的“念叨隊”一發現,嘴巴一念叨,也被成功勸導回市場。
沒有對象
“念叨隊”解散
“‘念叨隊’成立一個多月以來,成功勸說了20多個小攤小販。”新城明珠5棟9樓的羅守國感慨。“念叨隊”隊員李雙云直言,從8月中旬至今,社區沒有亂擺攤的,環境也變得整潔、干凈。
李雙云稱,清閑地過了一個多月,大家都覺得“念叨隊”的使命完成,可光榮“退休”。想了幾天,大家一合計,在10月下旬,正式解散“念叨隊”。他認為,“念叨隊”與成都“城管媽媽”不同,并非因遭遇暴力阻撓發生辭職門事件。而是十名隊員,主動申請“下崗”。
“生活恢復平常。”羅守國笑說,離開“念叨隊”,自己又像以前一樣,起床做早飯,逛街買菜,鍛煉身體,陪老伴打麻將等。只是,走在街上,看到有小攤小販,就想到自己念叨的樣子。
僅憑張嘴
難打持久戰
對于解散“念叨隊”,隊員王富珍覺得,雖然“念叨隊”比“媽媽城管”強,是帶著勝利和光榮“下崗”,但畢竟只是民間行為,最后逃不過解散的宿命,一切皆是情理之中的無奈。在她看來,僅靠一張嘴或十張嘴,是很難將勝利堅持到底的。大家畢竟有各自的生活,小攤小販們在“念叨隊”消失后可隨時“反撲”。
“應該建立一種制度化的管理。”隊員樸貴珍感慨,“念叨隊”完全可行,只是,要打持久戰,必須由有關部門牽頭,聯合社區,建立一種制度化的管理,并賦予“念叨隊”一定的權利,來協助城管監督和管理。就如同協勤一樣,配合交警的工作。 記者 汪云劍 攝影報道
反應
居民:人人都應是念叨隊員
家住松青路社區錦天華園5棟的王乃文說,社區環境,不是靠幾個人或一群人,而是要靠人人參與,才能把社區環境做得更好。雖然“念叨隊”解散了,但大家要像念叨隊員一樣,看見有亂擺攤的,就上前勸導,把整潔的社區環境保持下去。
市民:應當由城管來念叨
新華書店集團員工張好稱,和武漢城管的“眼神執法”一樣,社區的“念叨法”,都沒有法律做支撐,即合理不合法。她認為,小商小販也要靠法律約束,而不能靠念叨約束。最管用的方法是有法可依。如果要念叨,應該是由城管來念叨。像這樣每天都來念叨,解散是遲早的事情。
社區:
無執法權喪失生命力
松青路社區主任肖朝玲坦言,“念叨隊”成立幾個月來,每天都堅持上街巡邏,十位居民很敬業、很用心。現在解散了,還挺舍不得。
肖朝玲認為,組建“念叨隊”,是居民自發的公益行動,屬于義務幫忙,沒有一分錢的收入,也是難以維持下去的原因之一。并且,盡管“念叨隊”隊員多數是熱心的居民,或退休在家的大爺大媽,但是,畢竟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如果每天花這么多時間在“念叨隊”,多少會影響家庭生活。
我有話說
城管并未因此有壓力
余浩 大渡口區八橋鎮鎮政府城管執法隊隊長
“念叨隊”的做法值得肯定。老百姓組建“念叨隊”,是對城管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們不僅沒有“吃醋”,感到有壓力,反倒對市民的這種辦法大加贊賞。“念叨隊”和城管執法,是互為補充,不是互相沖突。
“念叨隊”,可避免雙方情緒激化,便于管理。有了“念叨隊”,讓勸導為主的執法理念,更加深入每一位執法隊員心中。“念叨隊”還給了我們另一個經驗:站在別人角度想問題。如此一來,就會避免一些矛盾。
對于“念叨隊”的解散,我覺得很可惜,希望居民能多支持和幫助城管工作。
無法律支撐肯定解散
孫元明 市社科院社會學專家
“念叨隊”這種人性化的服務,沒有法律做支撐,自然會曇花一現。由老人組成的“念叨隊”不管方法是否科學,是否合法,其目的同城管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管理好城市。雖然這種管理的方式不完美,但這種精神,值得肯定。
“念叨隊”的成立到解散,可以給城管部門一種提醒,要管好這個老大難問題,可以群策群力,讓市民廣泛參與進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