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庭至今還沒結果
這起案件,把被詬病多年的精神病院強制收治可僅憑親屬單方決定的現象推到風口浪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當然,也成了訴訟的爭議焦點。
2008年6月,案子重審后第一次開庭,一直開到今天,又經過4次庭審。
何錦榮說,自己住院后第3天,妻子陳某便帶著律師來病房,要求他簽署全權委托書,委托妻子處理公司的全部資產。妻子還與醫院簽訂委托書,注明未經陳某允許不準任何人探望丈夫:“她編造我精神異常和有精神病史,是想把我變成‘精神病人’,然后我的財產就屬于她了。”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出院回家后何錦榮才知道,“家中所有現金、金銀項鏈、古董和值錢的家具等都被妻子一掃而光,公司的一些財產也被妻子轉移”。
何錦榮的代理律師稱,醫院方對住院資料做了篡改:在臨時醫囑單中有4處用藥被院方用圓圈圈住,并注明了“取消”二字,那是在原告已經出院后才寫上去的。人都已經出院了,醫院沒問題又何必改病歷呢?另外,從病歷上看,醫院的診斷一直都是“偏執型精神障礙”,但后面加問號,說明并沒有確診。
醫院方的代理人解釋,偏執狀態的鑒定需要2到3個月的時間,但何住了1個月就出院,沒能確定是哪種狀態,所以才打問號。
案子疑點重重。為何僅憑妻子的話,就能將丈夫送進精神病院?何錦榮到底有沒有精神病?案件將會如何進展?本報將繼續追蹤。
相似個案
-2006年10月21日,廣東女子鄒宜均因家庭糾紛,被家人捆綁、注射鎮靜劑后強行送入精神病院,在被以精神病為名強制治療3個月出院后,她出家為尼,并將廣州白云心理醫院、中山埠湖醫院和自己的家人告上廣州市白云區法院。
-2005年4月11日上午,張月穎與某醫院因用藥問題發生爭吵,該醫院醫生打電話給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稱,張月穎有精神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未通知張的家人的情況下,派救護車將張強行拉到其醫院,進行一個多月的精神病治療。入院手續也無張的家屬簽名。同年7月16日,張被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次強行從家中拉去入院治療將近2個月。
2006年,廣州市天河法院判決認為,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原則,公民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因此,判令醫院退還張月穎所有醫療費,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0000元、誤工費5849元。
-2008年山東新泰農民孫法武赴京上訪時,被當地政府抓回送進精神病院,強制收治20余日,后在簽下不再上訪的保證書后被放出。
-2006年,重慶江津姑娘小玫和繼母吵架后被舅舅送進了精神病院。小玫被強行送進精神病醫院后,醫院隨即診斷其為精神分裂癥和有人格障礙,并進行5天的強制治療。
立法
精神衛生立法缺位
近年來,被親屬或者供職單位強制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事件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精神病院僅憑親屬陳述的“病情”收治“病人”,有關精神病人送治、診斷、鑒定等問題引發的爭議不絕于耳。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院教授楊小君表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親屬在送精神病人住院治療前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請并由法院作出宣告。只有經法院宣告公布以后,相關親屬才具備精神病人的監護人資格,才能將病人送進精神病院治療。
然而,這一規定在現實中卻不能嚴格執行。法院的宣告依據是對于疑似病人的精神病司法鑒定,而精神病的相關鑒定需要3到6個月,法院公布又要3個月。從精神病病理上講,這可能大大延誤了精神病人的治療時機,而且,少則3000元多則上萬元的精神病司法鑒定的費用也令人卻步。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的疑似精神病人被直接送治。但對其中懷有不良目的的送治,現有法律并不能夠有效規避。專家們認為,精神病方面相關問題的爭論,根本原因就在于《精神衛生法》的缺位。
管理
精神病院多頭管理
新中國建國前的幾所精神病院,其主要作用都是收容。如今中國民政系統的精神病院,也是從這種“康復院”和“收容所”演變而來。
直到20世紀30年代,國際社會才找到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一批以醫療為目的的精神病院興起。在中國,衛生系統的精神病院在“文革”后才真正得到迅速發展。
根據2002年上海精神衛生研究中心的調查,衛生、民政、公安、部隊、企業至少各擁有精神衛生機構567所、123所、22所、20所和46所。
政府主導的精神病院由衛生部門、民政部門、公安部門分別管轄,并且分工明確———衛生部門所屬精神衛生機構承擔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務;民政部門所屬機構承擔在服役期間患精神疾病復員、退伍軍人的救治以及收容和治療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和撫養人的精神疾病患者;司法部門負責被監管人員精神疾病的治療;公安機關要對嚴重肇事肇禍精神疾病患者實施強制治療,安康醫院負責做好治療工作。(本報記者 王曉云 實習生 趙歡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