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時,他自己拔腿就跑,沒管我。”5月30日,重慶市婚姻情感熱線接到一女子的電話,氣憤地表示要離婚,因為丈夫在地震來臨那一刻,只顧自己逃命。女子自稱姓張,和丈夫戀愛兩年后結婚,婚后兩人一直沒要孩子。原本在人前人后都十分恩愛的夫妻倆,卻因一場地震關系緊張。(6月2日 《重慶晚報》)
這是一則很小的新聞,在與地震相關的報道中顯得微不足道。可事兒很小,但由此所折射出來的東西卻讓筆者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地震突發,這位欲要離婚的“張女士”之夫固然“先跑”,但之后馬上就醒悟到自己的“錯誤”,又返回尋找妻子,這種行為屬于人情之常態,并不能簡單地判定為“感情不堅貞”。“張女士”將災難視為試金石,丈夫下跪請求原諒仍然堅持離婚,有些過于狹隘和偏激了。我覺得,這并非是一個情感和婚姻的命題,問題的關鍵在于,夫妻雙方缺乏基本的寬容和理解精神。
將目光放得更遠一些,我們又無法回避這樣的問題:當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充滿了戾氣,普遍地不夠寬容——如果很多人的心態都保持一份平和,像如此“地震震發離婚案”之類的事情,就會消弭在互相包容的微笑之中。
德國詩人歌德說過:“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會。”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能給人生帶來快樂,而且能幫助人走向成功。而寬容的品質則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石,讓人群在相互寬容諒解中求得共同的發展和進步。一個人,無論年齡大小、身份為何,只有具備了寬容的品質,才會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會有愛人之心、容人之量。然而,切入現實,寬容精神卻日益在我們的城市中遠去——很多人變得沖動和浮躁,自私和狹隘,遇事不能正視自己,不會善待他人——這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升級”成糾紛乃至公共事件的根本。
寬容和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傳統價值和美德品質的淪落,與現代人的情感交流冷漠“通病”有莫大的關系。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城市中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成了時代的標志。樓越蓋越高,城市越來越漂亮,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變得十分疏遠。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可現代社會的鄰里卻是“老死不相往來”,當人們走進一個個封閉的單元房并隨手關上防盜門時,也有意無意地阻斷了與左鄰右舍互相交流溝通的機會。現代人的自我封閉,孤獨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的心胸狹窄,寬容也就無從談起了。
西哲云,要熱愛生活,心靈只有充滿陽光。讓我們盡快展開自我救贖,在災難的洗禮中尋找失落的寬容精神。在寬容精神“陽光”的照耀下,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糾紛。而反過來,只要寬容依舊遠離城市,類似的“地震婚姻糾紛”還會無數次地上演。竊以為,這是公共管理和法律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陳一舟)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