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好像突然之間都長大了!”很多老師和家長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
成都市成華區(qū)東郊體育場外,一排嶄新的簡易房上面掛著粉紅色的牌子——成華區(qū)愛心學校,來自都江堰、汶川、青川等重災區(qū)的59名孩子在這里復課。
“愛心學校”設置了小學部、中學部兩間電教化教室,配置了56臺液晶顯示器電腦、2臺32吋液晶電視,以及一間災后學生心理咨詢室,一間教研辦公室。
來自青川縣紅光中心校的王宏榮是六年級學生。5月26日下午,《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這里采訪時看到,在老師的指導下,他戴上耳麥,在電腦中找到了對應的六年級數(shù)學課教學光碟,點擊“比例”的章節(jié),電腦課堂開課。
小學部教室后面的墻壁被裝點成“新星手墻”,貼著孩子們五顏六色的手印,每一只手印中間都有一顆心,每一個手指頭都是一張笑臉。王宏榮的“手”也在其中,“手”的周圍還歪歪斜斜地寫著:“愿地震早日結束,人類幸福安康!”
在上海,金洲小學三年級(4)班的小朋友孫暢,給九歲的“小英雄”林浩寫了一封信:
“在這次大地震中,你舍身背出兩名同學,帶著救人落下的傷,在和父母失散的情況下,與14歲的姐姐走了7個小時,從小路逃生到都江堰。我被你深深地震撼了,我為你對同學的深情厚誼、為你舍身救人的氣概所感動,為你的臨危不懼、鎮(zhèn)定堅強所折服。
相比之下,我覺得非常慚愧,平時我什么都要大人照顧,我無法想象遇到這樣的災難我怎么應對。我要向你學習,有能力照顧自己,才有可能幫助他人。
我也非常掛念你,你找到爸爸媽媽了嗎?你現(xiàn)在吃什么?住哪里?我真心希望成為你的朋友。我相信全國有無數(shù)人都在關注著你,祝福著你!你失去了許多同學,但你擁有了更多的朋友!你不會孤單!”
又是一個兒童節(jié)臨近,但這是一個特殊的兒童節(jié)。全國的小朋友和四川地震災區(qū)的小朋友一起,共同感受著什么是災難、責任、堅強與愛心。
讓孩子們的心靈再次起飛
截至5月28日,四川災區(qū)已有45%的中小學復課,非災區(qū)學校基本復課。但這些孩子們受傷的心靈能否恢復,成為全國人民都關心的問題。
武警北京總隊醫(yī)院的高級心理治療師孫燕玲告訴本刊記者:“受災群眾心里都有一個‘堰塞湖’,尤其是地震中受傷的孩子,身心遭受很大的創(chuàng)傷。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心理疏導,避免心理‘潰堤’。”
在綿竹九龍鄉(xiāng)白玉村,一個名叫麗麗(化名)的四年級小女生幸運地從教室里跑了出來,她的老師及一些同學都被埋在了廢墟里;她的父母在地震中受了傷。
在接受孫燕玲的心理輔導時,麗麗的大眼睛里噙滿了悲傷的淚水:“我害怕,怕受傷,怕痛,我的腳被石塊擦傷了,很痛!”
“不怕,醫(yī)生給你搽點藥就好了,勇敢一點!”孫阿姨和藹地撫摸著小女孩的長發(fā),輕言細語地安慰著她,并詢問她喜歡什么、想不想上學等。
“我想上學,可是學校沒了,書包、筆也丟了……”麗麗嚅囁著嘴唇。在孫阿姨的鼓勵下,麗麗在孫提供的一張白紙上畫下了自己的“希望”——一座嶄新的學校,有寬大的操場、飄揚的紅旗,還有課桌齊整的教室……
孫燕玲分析,小女孩麗麗在圖紙上畫出了一座新學校,這表明她在潛意識里抱有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即使經(jīng)歷了再大的不幸和災難,只要人們心里還存有對美好生活的期望,那他們的‘心靈家園’將得到重建。”
5月27日是首批四川兒童傷員來杭城的第一個清晨。孩子們偶露驚恐的眼神,或者言語很少,但瞬間便把好奇的目光轉向昨晚來不及打量的卡通病房,墻上貼的卡通漫畫,床前擺放的鮮花、玩具娃娃和戰(zhàn)車。很快,在這里的孩子安然地接受了這個雖然陌生,卻充滿著溫馨的城市。
外科大夫朱健第一天印象最深的小患者是快兩歲的小女孩舒雨婷,她在地震中腦損傷,已經(jīng)會說話一年多的小女孩出事后,就再也沒有開過口。從昨天晚上起,朱健就開始了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她恢復說話。
“今天她醒來后,看見了溫馨的病房,還有家長陪在身邊,一點都不害怕了。”已經(jīng)辛苦了一上午的朱健一邊扒了幾口飯,一邊高興地對本刊記者說。
另一個小朋友康藝川在床上擺弄著玩具車,護士阿姨方俊剛給他講了哪吒的故事。
“這是什么啊?”指著玩具車,方俊問他。
“挖土機。”
“干嗎用呀?”
“挖泥巴,去蓋不會震壞的房子。”童心世界里,康藝川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這次災難。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張侃說,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災害是一個壞事,但所有經(jīng)過災害的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經(jīng)過成功的心理干預后,他們會變得更加堅強,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會得到更多成功。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