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揚州5月31日電 題:“揚州就是你的家”——揚州各大醫院全力救助地震災區傷員
記者 崔佳明
五月三十日下午三時二十八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運載三百四十七名災區傷員的“救三十三次”專列駛進揚州火車站,首批一百一十八名從四川來揚州深入治療的傷員安全抵達。
這是四川汶川地震后到達揚州的首趟轉運傷員專列。早已等候多時的醫務人員、武警官兵,九十臺救護車,立即開始緊張有序轉運。車上車下,迅速展開愛心大接力,按傷員手腕上的標記:蘇北醫院的為藍色腕帶,市一院的為紅色腕帶,中醫院的為無色腕帶,武警醫院的為橘黃色腕帶,將傷員親人轉運指定的救治醫院。
記者坐上載著傷員救護車,警車開道一路綠燈直達救治的醫院,在車上傷員家屬告訴記者:到處都是我們的親人,一路上大家都很受照顧,已經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下午四時許,駛進蘇北醫院,為了迎接傷員,醫院早就開始了準備,在住院十病區開辟了 “愛心病區”。王靜成院長稱,這是我們醫院最好的病房,醫院為四十名災區傷員親人配備了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確保醫療安全,盡量降低致殘率,讓他們安心治病、早日康復。
在愛心病區,記者看到醫護人員們精心營造的“家”處處體現出人文關懷。 病區走廊里,“我們和你們在一起”、“匯愛成川” 、“災區的親人們、“揚州就是你的家”的標語和火紅的愛心一起貼在墻頭;新的醫療設施和新的被子、洗漱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
記者看到,傷員被送進病房后,醫護人員迅速對其進行分診和初步處理,連夜對這些經過旅途顛簸的傷員們進行全面檢查,以確定他們目前的病情,為第二天的診治提供依據。
蘇北醫院大外科的喬護士長介紹,為讓傷員得到更好的護理,醫院打破常規,給新騰出的十病區“愛心病房”配備了兩名護士長,她告訴記者,二十七日中午,醫院決定騰出新外科樓的十病區作為“愛心病房”后,僅用了一個半小時,就騰空了整個病區。當時該病區有四十三名病人,很多病人行動不便,但當他們聽說要給災區傷員騰病區后,都說“沒什么,沒什么,我們一定搬”,一些病人甚至自己拄著拐杖就搬了。“讓個床位算什么?”一位年近七十的患者說,“地震已讓他們受了那么多苦,來揚州我們不能再讓他們受苦。”
不僅如此,揚州的所有護理人員在守護災區傷員健康的基礎上,更要守護他們的心靈。為此,醫院專門整理了《心理“減災”注意事項》,記者看到,這份九頁的注意事項包括“心理救助時,要說什么,不要說什么”等內容。“所有‘愛心病房’護理人員人手一份,提前熟記在心。”
除了治療,傷員們的生活也是重點。為讓傷員們在醫院吃得好,醫院專門制定了七套營養菜單,在其中一套菜單上,記者看到,一周七天中餐、晚餐菜品沒有重復,有三十四種之多。“考慮到傷員特殊的地域飲食特色,我們對菜品的口感作了一些調整,比如少數菜稍微辣一點等。”醫院營養科負責人告訴記者,傷員抵達醫院后,廚師長和營養師將直接與傷員和家屬溝通,最終確定菜譜。更為細致的是,就連傷員們用的餐具和送餐車,也都是全新的。
來自災區彭州二十四歲的張英,在三歲女兒的陪護下來揚州,地震發生時,母女兩人正在房間睡午覺。媽媽張英一路護著女兒跑了出來,雖然最終脫險,但左下肢骨折了,女兒毫發未傷。由于丈夫在外地打工,未能及時趕回,受傷后,女兒就當起了媽媽的陪護,守在媽媽病床前。張英告訴記者,上了火車,到了揚州,進了醫院,躺到病床,就好象做夢一樣,心里只有一句話“共產黨救了我們災區百姓,感謝黨中央,我們堅強活下去” 。
與此同時,揚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五月二十九日對災區來揚傷病員救治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一定要把災區傷員的康復和治療工作抓細、抓好,幫助他們盡快康復,增強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并要求一定要給災區傷病員們創造最好的治療環境,讓他們感受到揚州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揚州就是他們的家,全體揚州人都是他們的親人。
目前揚州已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在不打擾傷員的醫療和休息,又能讓他們感受揚州這座大愛之城的溫暖,對傷員及陪護家屬進行救助,在保證每人每天十五元基本生活標準的基礎上,市財政再按每人二千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生活補貼,以進一步改善災區傷員及其陪護家屬在揚期間的生活條件。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