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蔡其華:挖泄流槽排險最快
從官兵們背著炸藥登上堰塞湖,要爆破,再到現在確定挖爆結合的排險方式,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決策的改變?炸壩和挖掘哪個更適合唐家山堰塞湖的搶險工作?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現場水利專家、長江水利委員會的主任蔡其華。
為何改成挖掘為主?
大型設備已送上唐家山,挖掘更快
新京報:為什么排險的決策發生了變化?
蔡其華(以下簡稱“蔡”):主要是天氣原因。剛開始幾天,天氣不好,飛機上不去,大型的挖掘設備無法上唐家山,但是水位還在不斷地上漲,所以當時只好讓戰士帶著炸藥上堰塞湖,準備爆破。近幾天,天氣很好,大型的挖掘設備越來越多地送到了排險現場,因此便確定了以挖掘為主、排險爆破為輔助的方式。
新京報:有人認為爆破比挖掘更快,你認為呢?
蔡:爆破很浪費時間,而且是迫不得已的一種方式。爆破要挖一個2米多的孔井,然后還要進行兩米左右的穩固,在全是人力的情況下,也很慢的,用大型機械挖泄流槽最快。
而且我們上到壩上,意外發現在堰塞湖壩右側有一個天然的溝槽,所以就順著溝槽開始拓寬,慢慢導出水量,也使潰堤的危險降低。
全潰對綿陽影響多大?
水頭最高13米;6月6日前應該不會潰壩
新京報:在綿陽,一些市民已經搬到了高處,防止潰堤后發生危險,如果潰壩,綿陽市將有多高的水位?
蔡:如果是全潰,洪水途經綿陽時,水頭最高應該有13米,但是按照我們的預計,如果不發生強降雨,6月6日之前,應該不會出現潰壩。而且會在潰堤前24小時發出預警,市里已經準備了詳細的撤離方案。市民們可以放心。(吳鵬)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