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綿陽五月二十五日電 題:雙重擔憂下的涪城之夜
中新社記者 肖青
夜幕四合,又一個夜晚來臨了。在下午青川發生過六點四級余震后,今晚對于綿陽人來說,注定是一個難熬的夜晚。
晚上八點,記者驅車穿城而過驚訝地發現,車很少,人也少,甚至有的路段,就只有記者這一輛車。而在以往的這個時間,街上的人流、車流涌動,商店、酒樓人頭攢動。但是今晚,走在華燈依然初放的冷清街道,有點不適應了。
人去哪兒了?原來,吃罷晚飯,很多市民就前往他們因地震而新建的“家”了——抗震棚。在城市廣場、開闊地帶甚至街邊,都有市民搭建的各式各樣的帳蓬。自五月十二日大地震以來,這樣的帳蓬就在這個城市不斷地出現。而每一次的余震,都會打消人們回家居住的念頭。今天六點四級的余震,更是讓堅持不出門的人也走了出來。
王女士已經非常適應帳蓬生活了,她告訴記者: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沒有電視可看,沒有心情娛樂,生物鐘就這樣往前撥了兩個小時。
而唐家山堰塞湖則是懸在綿陽市民頭上的另一把達摩克利斯劍。位于綿陽市北川縣城上游的唐家山堰塞湖是目前地震災區險情最為嚴峻的堰塞湖。據稱,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目前還在持續上漲,水位高程已達七百二十三米多,蓄水量已超過一點三億立方米,已經到了非排不可的境地。本地的電視臺不斷地播報有關堰塞湖搶險方案的新聞。吃完晚飯,張先生就和家人談論起搬遷的事情。他們已經換了兩次地震棚,若唐家山出現潰壩,他家是必淹之地,所以,必須未雨綢繆,另尋他處。
正因為如此,九點多鐘,還有不少市民開車拉著家什往城西的園藝山上去。那里是整個綿陽城區地勢最高的區域。
持續不斷的余震、懸在頭上的堰塞湖險情,像兩塊大石頭,壓在綿陽人的心上。這樣的一個夜晚,沒有人能夠安心入睡。
九點多鐘,城市就漸漸安靜下來,住在帳蓬里的人們還在門前聊著天,也難得有這樣的親近的機會。
遠處不知是誰家的狗在吠著,雙重擔憂下的涪城頗不寧靜。(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