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理工大學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介壽答疑
近日,不斷有市民打進本報電話咨詢:既然震中在汶川,為何北川比汶川受災更重?地震震級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動物的異常行為是否是地震前兆?下雨與地震是否有必然聯系……昨日,成都理工大學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介壽對這些問題一一做了回答。朱介壽表示,市民對“震中”的概念有些誤解,震中是一條線而不是一個點,北川也處于這條線上。
問: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汶川,為什么汶川受災反而沒有北川嚴重?
朱介壽:這是市民不了解地震知識產生的誤解。首先我們應該明確幾個概念:震源指的是地殼內發生地震的地方,就是巖石破裂的地方;震中指的是破裂的巖石垂直向上對應的地面;震中距指地面上任一點到達震中的距離。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水里面有一塊完整的石頭,因為壓力等原因石頭破裂了,裂口處就是震源,裂口垂直向上對應水面的地方就是震中;水面其他地方與震中的距離就是震中距。
石頭破裂不會是一個點破,肯定是一條線,這條線垂直向上對應的地面都叫震中。汶川大地震也一樣,巖層斷裂是一條線,汶川和北川都在這條線上,兩個都處于震中區。而且,雖然汶川和北川都處于震中區,但因為北川的地質構造等復雜的其他因素,它遭到的破壞要比汶川更嚴重一些。
問:地震震級有高有低,震級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朱介壽:首先我們要知道地震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殼的運動帶動地球各板塊的運動,堅硬的巖層受到擠壓,蓄積的能量超過一定強度的時候,巖層就會斷裂。比如我們在一把塑料尺子上面放置一本書,如果我們硬要從兩邊往中間對它進行擠壓,到一定程度,尺子就會斷;尺子越小,斷的時候書被彈起來的幅度就越小,尺子越大,書被彈起來的幅度也就越大。
地震的震級也一樣,斷裂帶越小,震級越低;斷裂帶越長,震級越高。汶川大地震斷裂帶達300多公里,因此震級達8級。另外,震級的高低還與斷裂的時間長短有關,汶川大地震時,用了80多秒的時間斷裂帶才完全斷裂。1960年發生的智利大地震,斷裂帶長達1180公里,斷裂時間用了8分鐘,這次地震也是至今為止世界上發生的最大地震,震級達8.9級,整個地球在宇宙中振蕩了兩個星期。
問:動物的異常行為是否是地震前兆,下雨與地震是否有必然聯系?
朱介壽:目前還不能確定動物的異常行為或者是井水的變化與地震有必然的聯系。比如人們常說的螞蟻成群結隊大搬家,甚至往人身上爬;成批的蜜蜂早出晚不歸;大批的魚“浮頭”,成群地向岸邊游、跳上岸;青蛙搬家等,都不能說與地震有必然聯系。要下雨,氣壓變低,溫度升高,濕度增大時,都會導致螞蟻搬家;蜂箱內出現對蜜蜂有害的其他昆蟲時,有的蜜蜂就會遠走高飛,不再回巢;缺氧時,魚會浮頭,青蛙大規模遷徙也很常見。井水水位升降,井水翻花冒泡、發響和井水變味變渾通常也被認為是地震的前兆,但地下水抽取過量,也會導致井水突然發渾變黑,且有怪味。
不過,異常的聲光現象確實是重要的臨震前兆,如看到來自地下的光亮,顏色多種多彩,出現日常罕見的混合色,如銀藍色、白紫色,有紅色、白色火球升起等,或者是聽到異常的聲音等。
最近一些地方出現的蟾蜍遷徙應屬于震后效應,可能主要是因為余震不斷,蟾蜍才會遷徙。地震時或地震后下雨都是偶然的,就算不地震,這個時候仍然會下雨。(記者 鄭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