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電 題:專家:媒體應適度報道災難場面 避免二次心理傷害
中新社記者 曾利明
“媒體信息傳播效率高、覆蓋面積大,在災難救援中能夠起到正面、積極的安撫作用,極大地降低幸存者和人們的恐懼焦慮情緒的獨特作用,但目前不宜對災難場面進行長時間滾動播出”。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醫師趙丞智今天說。
趙丞智說,地震災難心理救援中,媒體的首要作用是提供災難破壞情況和救援進展信息,準確提供死亡和幸存者的數字和名單,避難場所和支持中心的位置、幸存者家人等信息,發布幫助受災者與家人取得聯系的渠道等內容。
研究和事實都證明,震后準確、及時的信息提供,可以大大降低幸存者和人們的恐懼感和焦慮感,只有真實的信息走在謠言的前面,才能讓社會恐懼降到最低,更有利于救援效率的提高。
趙丞智認為,媒體在提供正面、積極的信息時,應避免成為后續的應激源!懊襟w是把雙刃劍,不成熟的媒體往往通過慘烈的、震人心魄的圖片增加視覺沖擊力,夸大災難事件的恐怖性、可怕性和影響性,以達到抓取讀者的目的”。而這種報道會給當事人和未經歷災難、關注災難幸存者的讀者造成新的應激源。
為此,他提出,媒體對特大災難的救援場面最好采用間歇性播報形式,以便給關注災難救援的讀者心理緩沖和調整的機會;相關節目也不應在幼兒園、精神疾病機構播放。家長要限制青少年對這類節目的觀看時間,以降低媒體對關注災難的人和特殊人群的心理刺激,防止媒體帶來的二次心理創傷。
趙丞智稱,美國“九一一”災難報道是失敗的典型,“世界各大媒體滾動回放播出災難發生時的恐怖情景,結果使幸存者和當事人對災難情景不斷地重復體驗,構成新一輪新的心理創傷性應激和不良暗示”。
他強調,災難心理救援使用的策略和手段都不能違背的這一原則:不能對幸存者、其他人和社會構成新的傷害。媒體應當盡量傳播對群體積極的、有建設性、增強信心的信息!巴粋災難新聞特寫圖片,拍一個殘肢斷臂和拍一個救援人員與幸存者的手緊握、擁抱的畫面,給幸存者和人們的感覺完全不同”。
“前者是可怕、無助、絕望的;后者是溫暖、有信心、充滿希望的”。正確發揮媒體的力量,提供積極、有利于增強幸存者生活希望和信心的信息是心理救援是不可缺少的內容,對于幸存者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心理干預作用。(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