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呂梁5月20日電 作為老區的呂梁市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初期,加快發展是呂梁市各級黨組織的首要任務。在第二屆網絡媒體山西行呂梁介紹會上,該市市委書記聶春玉透露,為加快發展經濟,此呂梁市圍繞“三大工程”“雙百雙千”開展了多項工作。
聶春玉指出,呂梁以“雙百雙千”項目為載體,全面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以發展現代農業為著力點,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第三,以路水電建設為突破口,超常規推進交通建設,加快推進水利建設;四以中心城市拓展為龍頭,著力加快特色城鎮化進程;五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六以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為切入點,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七以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為著力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大力發展科技事業;八以構建和諧呂梁為目標,建立健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體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切實解決事關民生民安的實際問題;九以貫徹落實《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全面落實依法治市措施,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切實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十以政府自身建設為保障,創新科學發展思路,推進行政效能建設。
據悉,呂梁市委為了再造“兩個呂梁”,提出了五大奮斗目標。其一,經濟發展實現大跨越,經濟總量再造“兩個呂梁”。其二,基礎設施狀況大改善,“宜居呂梁”建設取得新成就。其三,社會各項事業大發展,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其四,民主法制建設邁出大步伐,平安創建活動實現新突破。其五,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水平大提升,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附:呂梁市人民政府市長董洪運文章,題:《資源型欠發達地區環境保護的思考》
資源型欠發達地區環境保護的思考
山西省呂梁市人民政府市長 董洪運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西部開發”、“中部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相繼實施,許多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借力于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經濟社會實現了長足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突出,人民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的反響日漸強烈。在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這些地區如果不能在這一事關全局和未來發展的博弈中“勝出”,不僅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生態承受不了,而且經濟結構優化、增長方式轉變也將成為空談。因此,能否找準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盡快從“資源開發—環境污染—發展粗放—貧困加劇”的惡性循環中“突圍”,已經成為對資源型欠發達地區各級政府發展理念和執政能力的一個重大考驗。
一、資源型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內在沖動與環境保護的憂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國家的政策優惠,在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一路領跑,大踏步向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邁進。相形之下,廣大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盡管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廣袤的土地資源,但由于區位封閉,思想保守,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缺乏,在越來越充分的市場競爭中總是處于劣勢。改革開放已近30年,這些地方的經濟實力依舊薄弱,人民生活還很清苦,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不斷催生著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內在沖動。
第一,發展不充分是“沖動”產生的內因。欠發達的主要成因是欠發展。絕大多數欠發達地區,共性特征是:自然條件惡劣,思想封閉保守,基礎設施欠帳巨大,發展條件先天不足。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十五”以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開發與發展步伐逐步加快,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指標顯著攀升,但是由于基數小、歷史欠帳多,與先進發達地區的差距仍在繼續擴大,相當數量的群眾至今還在溫飽線上徘徊。據首部中部藍皮書《2006年:中國中部地區發展報告》指出,與長三角、環渤海和珠三角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十五”期間中部六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呈現出下降趨勢,2005年中部六省GDP平均增長速度為15.45%,雖略高于14.04%的全國平均水平,卻遠低于長三角地區17.66%、環渤海地區22.73%、珠三角地區35.26%的增幅。該報告顯示:中部各地平均開放程度不及全國水平的20%,山西尤低。這種巨大反差,無疑會不斷刺激欠發達地區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沖動。
第二,豐富的資源優勢是“沖動”依賴的資本。中西部多數欠發達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由于大規模開發起步晚,開發潛力十分巨大。以山西呂梁為例,2.1萬平方公里土地下蘊藏著40種具有工業開發價值的礦藏,含煤面積占總面積的54%以上,預測儲量1538億噸,僅“國寶”級的4號優質主焦煤儲量就達62億噸;鐵礦石探明儲量9.87億噸,而且品位高、易開采;鋁土礦儲量達10億噸。然而就是這樣一塊資源富集的土地,從1971年建區到2006年35年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只有843億元,僅為深圳市2006年投資總額的66%,不足蘇州市的40%。欠開發也是一種特殊的保護,隨著國內外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像呂梁、榆林、鄂爾多斯這樣的欠發達地區憑借豐富的資源儲備與良好的市場環境,近年來都相繼進入了大規模工業化開發階段。坐擁“金山”,使這些地方有了“一搏沖天”的底氣和跨越崛起的“本錢”。
第三,產業梯次轉移是“沖動”膨脹的推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發達國家更加重視核心技術開發,由跨國公司主導的產業整合正將資本密集、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沿海發達地區的大企業、大集團也在日益增強的環境和市場壓力下,開始在中西部建設原材料和加工基地。中部欠發達地區經過多年的原始積累,發展環境和條件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承接更多資本和技術轉移的條件日益成熟,依托資源豐富和勞動力充裕的比較優勢,“借船出海”、“借梯上樓”,加快開發和建設步伐,提升發展水平正在由迫切愿望變成現實行動。
“沖動”是一把雙刃劍。作為一種不甘落后的發展激情,它對促進欠發達地區全面開發、加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作為一種不計后果的非理性熱情,它收獲的還有礦難頻發、地表沉陷、大氣污染、水環境惡化等苦果。國家環保總局連續三年掀起的“環保風暴”,劍鋒所指的區域重點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因此,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欠發達地區的生態環境值得憂慮,發展出路也值得憂慮。
這種憂慮的深層原因,首先源于政府層面環保意識與發展激情沒有自覺保持同步。忠實踐行“以人為本”行政理念,著力追求公平與效益,高度重視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各級政府的重要使命。但是,在傳統政績觀和考核體系的影響下,長期以來一些地方政府的宏觀決策、指導思想偏重于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的增長,對環境保護、生態建設重視不夠,沒有把速度、質量、效益和人口、資源、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客觀上縱容了企業先建后批、邊建邊批、建而不批等違法違規行為。“區域限批”之后,呂梁市相繼關停取締的191戶違法排污企業,大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水快流”背景下上馬的規模小、檔次低、能耗高、污染大的土小企業,治理難度和成本相當高。這些項目中未經各級環保部門審批的達184個,其余7個項目雖然通過了環評審批,但未經環保部門驗收就擅自投運。由此可見,一些地方環境問題突出的根源和實質是傳統發展觀與科學發展觀的博弈。發展觀念、政績觀念如果不能得到根本上的矯正,監管弱化、環境違法的現象仍將繼續蔓延。
其次,源于企業層面眾多企業主的社會責任嚴重缺失。企業是環境污染的主體,也應是環境保護的主體。然而,在這些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開發剛剛起步,主要污染企業多數還處于原始積累階段。一些企業家們忙于鋪攤子、上項目,尤其是在能源和原材料市場持續利好的發展周期內,“一夜暴富”的誘惑更加刺激了他們掠奪式開發的劣性。他們無心顧及環保事業,而把巨額的環境成本推給政府、推給社會。與此同時,一些基層政府缺乏對企業正確而及時的引導,也沒有依法對一些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重點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采取嚴格的法律、經濟和行政制裁,致使一些企業主的社會責任意識嚴重缺失,環境保護面臨著主體缺位的尷尬。
再次,源于社會層面群眾的維權意識有待進一步強化。“呼吸新鮮空氣,飲用干凈的水”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存權益。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質的局限,在廣大欠發達地區群眾在環境保護方面長期處于信息不對稱的被動地位,他們既不清楚環境污染對自己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也不掌握環境維權的合法手段,甚至在自己的環境權益受到嚴重損害時,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去維護、去抗爭,要么聚眾去企業鬧事或去政府上訪,要么被企業小恩小惠收買或被企業主的強硬態度嚇退。原本合理的訴求,卻用一些不合理甚至非法的手段宣泄,受害者又成了違法者,如此循環,違法違規企業便更為放肆,人民群眾環境維權的道路也越發艱難。
二、環境保護難點在存量,重點在減量
環境保護工作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系統工程。但是將其核心任務簡單解構,就是管住增量、削減存量。就目前來看,隨著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新的政績考核體系逐漸到位,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環評審批越來越嚴,實現“增量一步到位”相對容易,但是由于歷史欠帳較大,積重返難,削減存量則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
難度之一,由于欠發達地區大規模工業開發較晚,產業層次普遍較低,眾多企業雖然屬于高消耗、高污染行列,卻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取締關停這部分“存量”對于這些地方無異于一場傷筋動骨的革命。這不僅會使一個地方經濟總量、財政收入減少,而且還會斬斷一些企業主的財路,堵死部分群眾的就業渠道,引發一定的不穩定因素。今年年初國家環保總局的“區域限批”令下達后,呂梁市在環保攻堅第一戰役中取締關閉了191戶違法違規企業,直接經濟損失約23億元,影響稅收6.5億元,造成直接失業人數3萬人。6.5億元的稅收,比呂梁市2006年一般預算收入的四分之一還多;3萬的人口,占到呂梁市每年新轉移勞動力的60%以上。作出這樣一個決策,對于急于改變貧困落后面貌的呂梁各級政府,無疑需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而且統一各個層面的思想認識必然也有一個艱苦的過程。
難度之二,由于欠發達地區的多數產業屬于上游產業,處于技術鏈條的末稍,產業發育、技術升級步伐嚴重滯后于發達地區,一些產業在這里剛剛起步,但就全國來講已屬于落后行列,在國家產業和環保政策的剛性約束下,一些企業還沒有收回投資就面臨著被淘汰的結局,不少企業主一夜之間由巨富突變為赤貧,環保執法的阻力可想而知。呂梁市今年在環保專項整治行動中,就曾出現過不法企業主領著數百名群眾集體圍攻環保部門的事件,利益面前法律的權威性和群眾的理智性均遭遇了很大的挑戰。
難度之三,由于欠發達地區的不少群眾環保意識淡薄,對周邊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麻木不仁,個別村干部或受害群眾甚至被企業收買,有相當數量不同類型的人與企業結成了俱益俱損的利益共同體,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有著深厚的滋生蔓延土壤。2005年至今年年初,呂梁市環境執法部門受理的舉報信件、電話中,來自于違規企業周邊受害群眾的不足50%,更多的舉報則緣于企業主之間的個人恩怨、相互攀比。由此可見,要撕破一個既得利益共同體內部千絲萬縷的聯系,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削減存量再難,這個坎也必須越過。因為對于廣大欠發達地區來說,要盡快縮小與發達地區各方面的差距,實現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惟有在資源和環境承載力許可的前提下,不斷加快開發和建設步伐,這不僅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只有下決心削減落后存量,才能騰籠換鳥,保證新型工業化重點項目所需的環境容量。因此,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歷史性地成為資源型欠發達地區當前環境保護的核心任務。
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最直接的手段是在嚴格控制環境總容量的基礎上,對現有企業因企制宜,分類處置。一是取締關閉一批。對存在嚴重污染的土小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對違法建設的項目以及在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特別敏感區域有重大環境隱患的企業,依法限期關閉。二是停產整治一批。對未經環保審批、驗收,擅自建設或生產造成污染的違法建設項目,以及污染治理設施不到位,有經常性超標排放行為或已引起環境糾紛的企業,要立即停產停建,限期補辦環保手續,完善治理設施。逾期不辦理環保相關手續,或項目不能通過環評審批的,堅決予以關閉取締。三是限期治理一批。對嚴重超標排污或敏感區的重污染企業以及擅自停用污染防治設施等偷排、偷放行為,要重點監管,加倍處罰,限期整治;對給群眾的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企業,要實施媒體公開、掛牌督辦,加大巡查、抽查頻次,督促其限期治理,逾期達不到治理要求的一律關閉。
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最有效的途徑是加快技術改造,推動產業上檔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針對欠發達地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實際,創新機制,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建設,大力引進環保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支持企業采用節能環保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進行技術改造,以此從整體上提高產業素質,減少污染物排放。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柳林電廠2×10萬KW的一期工程過去每年SO2 排放量高達1.7萬噸,在建設二期工程的時候,我們選用了國內最先進的空冷機組,并與一期工程同步配套了脫硫設備,在產能增加6倍的情況下,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可減少1.2萬噸。由此可見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對于推動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三、矯正發展思路,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碧水藍天”
發展是第一要務,環境保護是基本國策。資源型欠發達地區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矯正發展思路,轉變增長方式,找準加快開發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結合點,在發掘“金山銀山”的同時,實現“碧水藍天”。
以環保優先、科學發展的理念為先導。生態環境脆弱,增長方式粗放,是欠發達地區的普遍特征。在新的發展階段,欠發達地區首先必須堅決摒棄過去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錯誤做法,堅持把環境承載能力作為確定發展速度、規劃布局項目的首要前提,在資源開發中落實環境保護,在環境保護中促進經濟發展,堅持走科學發展的新路,這樣才能充分放大資源優勢,盡快縮小差距,后來居上。具體工作中,要著眼于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科學規劃,預防為主,努力從源頭防治污染和生態破壞;著眼于實現增產減排、節能增效目標,堅持將環境容量作為開發和發展的大前提,把環境準入作為調節經濟的硬手段,把環境管理作為轉變增長方式的嚴措施,努力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
以引深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根本。資源型欠發達地區“長”在豐富的礦產資源,“短”在產業結構重、資本技術缺、產品鏈條短、增長方式粗放。就呂梁而言,我們揚長補短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開放引進,開發拉長,多元做大,科學發展”。開放引進,就是以項目為載體,堅持高門檻、嚴關口,重點引進一批填補本地產業空白、支撐經濟快速發展的重大項目,從根本上優化產業產品結構,為節能減排奠定產業基礎。開發拉長,就是立足資源優勢抓開發,推進技術創新促開發,借助項目引進助開發,通過科學開發、綜合開發,促進有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的產業實現鏈條式、循環式發展,把有限的資源“榨干吃盡”。多元做大,就是引導和支持各類資本重點投向潛力產業和新興產業,以投資的多元化推動產業結構的多元化、以產業高級化推動增長方式集約化,藉此徹底擺脫能耗高、污染重的畸重型產業結構的羈絆。
以嚴格落實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為保障。我國現行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在資源型欠發達地區要全面貫徹落實有著較大的難度,但這是一條底線,必須堅守。否則,這些地方必然會在“先發展后規范,先污染后治理”的迷途上越走越遠,積重難返。因此,在貫徹環境保護法的實踐中,必須重點“建立三大機制,落實四項制度”。要健全和完善部門協同機制,把環保攻堅戰當作總體戰來打,增強環境執法和監管的協調性、整體性;健全和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一定的法律和行政手段,重點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增強企業自覺守法的社會責任;健全和完善干部績效評價機制,加大對節能降耗、防污治污等工作的考核力度,增強各級黨委、政府貫徹環境保護國策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凡是新建、擴建、改建項目,必須嚴格做到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開工、同時投入使用;嚴格執行環境容量總量控制制度,以環境容量確定區域許可排污總量,以許可排污總量安排項目、配置產能;嚴格執行限期達標和強制淘汰制度,堅決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產設施;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全面落實環保責任制,把環保責任、環保措施落實到企業,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員,形成一級對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以喚起全民綠色意識、環保意識為基礎。廣大群眾是良好生態環境的受益者,也應是環境保護的參與者、侵權申訴的主張者。各級政府要全面開通環保信息公開渠道,多形式發布環保法律、環保政策、環保知識等信息,廣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公眾環保意識,鼓勵和引導群眾積極投身環保事業,使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要大力開辟環境違法案件的舉報、訴訟通道,強化公民依法維護環境權益的意識,堅決查處和糾正環保執法司法過程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在全社會凝成一股人人關注環境保護、自覺監督環保執法、依法維護環境權益的強大合力。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欠發達地區面臨著加快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只要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立足比較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好環境保護這一基本國策,就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又好又快的戰略目標,全面跨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