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四月十一日電 題: 滬上“品茶發燒友”掀起茶葉收藏熱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就在周邊同事為淘金股市患得患失之際,一貫嗜茶如命的上海人杜強卻意外地尋覓到一條生財新路。眼下,愈來愈火的普洱茶收藏,造就了不少“爛柴變沉香”的神話,“陳茶也生錢”鼓勵了此間活躍的投資者,杜強瞄準的正是內里商機。
乍暖還寒的初春,各類新茶競相上市,一時間,鋪天蓋地的茶香讓滬上一干“品茶發燒友”如醉如癡。本以為“燒酒以舊為佳,茶葉以新為妙”,然而申城茶市卻大不以為然,近兩年乃至陳年的普洱茶依舊占據著市場最顯要的位置。
“我家的普洱茶是正宗云南古茶樹所產,絕對具有升值空間,售出一年內還可原價保值收購。”在上海某知名茶城內,一位八面玲瓏的老板娘正在不遺余力地為自家的茶葉做宣傳,“最近,這普洱茶的生意越來越好做,知道的人多了買的自然不少。”
楊女士是在二○○四年加入到普洱茶收藏隊伍的。最開始,她的一位“骨灰級”飲茶發燒友告訴她茶葉也能收藏時,她還連連搖頭,“不會吧,時間擺得長了,那茶葉還能喝?”
盡管對朋友的話將信將疑,但從此楊女士還是多長了個心眼,慢慢地關注起茶葉收藏的知識。原來,普洱茶是公認的一種有生命的茶。這時,她才發現普洱的保存時間越長,就越香醇,因此收藏性很強。“那時,因為知道的人不多,茶市里陳年普洱還可覓蹤跡。到現在,陳年普洱大都沒了身影,很多土生土長的野生普洱在還沒采摘的時候,就早已被投資者預訂一空,偶現市場的往往也價格不菲。”
“爺爺種茶、父親買茶、孫子喝茶”,有著悠長歷史的普洱茶原就蘊藏著深厚的文化。資深茶葉發燒友梁女士告訴記者,普洱里有春水秋香、夏苦秋淡之說,大季的春茶就要比秋茶、夏茶售價高百分之三十左右。且不說投資普洱茶不能性急,“垃圾茶永遠不可能從麻雀變鳳凰”,就算購得具備升值潛力的茶餅之后,這其中的儲存收藏也大有講究。
滬上專家誠懇指出,近年來收藏普洱茶火爆有明顯的商家炒作成分,投資普洱茶一樣具有不小的風險。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家庭收藏一般很難找到十年八年無異味的位置,普洱一旦吸了煤油、香水等氣味,再好的茶葉也會從“孤品”變成“廢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