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弄潮“說書人”
有關普及歷史知識、分享文化體驗的活動,人們已歷經良多。今天,那些令人昏昏欲睡的講述方式,在年輕人青睞的網絡平臺上,似乎已無人問津了。
一群活躍在社交媒體平臺的博主,悄然占據了網絡視野。
為視覺化還原三國時期的漢中之戰(zhàn),他們實地走訪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等古蜀道所在地,考察曹劉雙方激戰(zhàn)廣石關、陽平關、定軍山的當代地形,制作戰(zhàn)事地圖,推演戰(zhàn)爭過程,歷時幾個月制作視頻;
把古代木簡上粗略的記載,翻譯成“打工人”“加油干飯”,用一個個充滿“網感”的小故事,供網友閱讀共情,把“冷知識”變成“熱傳播”……
歷史文化領域知識博主的新穎嘗試,今天不斷刷新著歷史故事、文化意象的外觀,通過媒體平臺與受眾深深擁抱。這些來自博主的作品,未必專業(yè)、嚴謹、精深,但實實在在地攫住了受眾的注意力。
“我可能一直都是個業(yè)余的文化博主。可沒關系,我一直在成長。哪怕成長的方式很野生,哪怕成長的速度不夠快,哪怕永遠都不會變得很專業(yè),都沒關系。”這段來自一位北京大學畢業(yè)的博主的真摯告白,代表了這個群體很多人的態(tài)度。這些放下“權威性身段”,擺脫了“你不懂,我告訴你”灌輸式傳播窠臼的講述者,在交互式傳播格局中,贏得了口碑。
如果說歷史資料、經典著作、博物館、校園課堂是傳播歷史文化的源頭,那么在信息內容分眾化傳播衍變進程中,這些博主,已成為歷史文化的“說書人”。
野路子也可以對路子
2018年至2020年,短視頻迎來爆發(fā)式增長,大量自媒體創(chuàng)作者涌入歷史文化“賽道”。創(chuàng)作門檻高不高?專業(yè)人士有多少?市場化媒體平臺的受眾,到底喜不喜歡歷史文化內容?
那時,這些問題均無答案。線上學習需求的增加,助推博主數量上揚,直播講解傳統文化課程、線上博物館導覽等新形式涌現。博主們紛紛拓展創(chuàng)作邊界,攢足氣力、各顯神通,滿足受眾的求知欲。
在北京工作的90后中學歷史教師陳昕,正是這時成為一個清朝歷史博主的粉絲。“講得比我好!”身為專業(yè)的師范畢業(yè)生,她被博主所講內容震撼,盡管“博主就像一個不太正經的滑板少年”。在得知這位業(yè)余博主的主業(yè)是汽車修理后,陳昕決定自己當博主,因為歷史知識正是己之所長,“科班出身,總不能輸給一個外行吧”。
三尺講臺之外,相互陌生的網絡上,沒有人把她當老師,內容接收方和供給方處于完全平等對話、即時交流狀態(tài)。她單調而干癟的講述鮮有網友買單,評論區(qū)辛辣的批評和可憐的點贊數,讓這位歷史老師感受到,博主所要具備的本事,遠比擁有專業(yè)知識要復雜、廣博得多。
同樣是歷史專業(yè)出身的博主,王梓霖用了另一種玩法。他選擇“訪古”類的“子賽道”,帶著相機遍訪歷史遺跡,記錄古建筑的當今面貌,對比歷史資料整理游覽筆記,再把嚴肅內容“翻譯”成詼諧的“家長里短”。山西古寺、河北古村落等看似“冷門”的內容,收獲的是每條內容上萬點贊量,有的單篇筆記觀看量達到數十萬人次。這樣的傳播效果,王梓霖自己也沒想到。
在他博主生涯起步時的2023年,各大媒體平臺的博主數量在經歷疫情防控期間的井噴后,增速開始放緩。市場漸趨成熟,白熱化的競爭促使內容要接受精品化、差異化發(fā)展的考驗,新博主不得不憑借獨特視角、創(chuàng)新形式嶄露頭角。
“曾經,大家尋求臨近、相似領域的跨界融合,一些影視從業(yè)者開始制作歷史紀錄片式短視頻,一些歷史小說作者分享創(chuàng)作背后的史實依據,這樣的內容就能吸粉。”《紅樓夢》解讀博主、00后青年范嫻坦言,“但現在,這種僅僅停留在專業(yè)尺度上的內容,即使再融合,也達不到‘及格’水平了。”
讀《紅樓夢》,一直以來有的是名家大家,受眾為何看一個稚嫩的00后來解讀?
翻開她的視頻主頁,仿佛進了飯店后廚。“采下來的茄子把皮籤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釘子……”伴隨“王熙鳳的獨白講解”,范嫻化身大廚,一步一步烹制菜肴。伴著屏幕上部密密麻麻的彈幕評論,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吃的“茄鲞”,冒著熱氣地端上了屏幕。
“這也是看紅樓想哭的一段!饞哭!”“讀紅樓,實現茄子自由!”網友們感慨,“如此解讀,怎能不愛?”
在大浪淘沙的內容競爭下,這些充滿創(chuàng)作精神、敢于把臆想化作行動的博主,堅挺地在網絡中存活了下來,繼續(xù)迎接未來技術革新和大眾審美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
無碰撞不知音
“我不是歷史文化內容的生產者,只是搬運工!”采訪時,90后青年欒出青屢次更正記者的表述,認為這更符合文化“說書人”的姿態(tài)。
為了“搬運”她所鐘愛的歷史文化,欒出青成了典型的斜杠青年。斜杠一端是媒體編輯,另一端是歷史知識博主,一個把博物館展覽變?yōu)槿の兑曨l的角色。2024年一整年,她幾乎每個周末都待在北京各個博物館、文化館,航班計劃表寫滿了“成都、西安、洛陽”。
“與職業(yè)完全無關,純屬熱愛。”最初醞釀做歷史知識博主時,對歷史外行的她一度猶豫,“大家去博物館,是愿意跟一個板著臉的歷史老師去,還是跟一個笑盈盈的小姐妹去?”她相信是后者,從粉絲的反饋來看,大多數人果然選了后者。正是與粉絲“如搭子又如姐妹”的互動,堅定了她走長路、走難路的決心,不把膚淺的內容塞給支持她的粉絲。
她向記者講述粉絲互動的故事時入了神,咖啡端在手中搖晃了很久,直到漾出來:第一次推出文博筆記,評論區(qū)里粉絲認真指出了一處關于古希臘酒杯的錯誤。評論的“樓層”依次鋪開,很多粉絲認真分析了那個錯,還有認同博主說法的粉絲與之爭論起來。理性探討的評論區(qū),觸動了欒出青心中感性的部分。“在網絡世界及真實世界的一個個角落里,原來藏著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幾年來在大都市生活、離老家上千公里,單身又略“社恐”的女青年體會到“久違的、來自群體的、熨帖的關心”。
為了這份“踏實的小確幸”,欒出青決定進軍更厚更晦澀的歷史典籍。2025年元旦,她更新了“搬運工計劃”,準備在長假期間飛往大洋彼岸,那里有不列顛博物館、盧浮宮。
“做博主是一個與粉絲雙向互動的過程。一方面要輸出信息和知識,向公眾進行文化傳播;另一方面要根據粉絲反饋不斷汲取新經驗,把內容做得更嚴謹、更豐富。”這是許多博主的共識。
評論區(qū)這個新穎的交流場域,是博主和網友互動的集中地,很多觀點和想法在這里碰撞產生。“訪古”類博主、00后青年周穎對此深信不疑。每一期內容推出后,她都逐條查看粉絲留言。“有爭鳴、有建議,像大學里的學術討論。”她一一記下,把領會的想法、迸發(fā)的靈感寫進下一部腳本。
與欒出青不一樣的是,她更注重所做內容及粉絲互動帶來的市場化效果——這位長期穩(wěn)定輸出優(yōu)質內容的博主,已與幾家文博單位簽約,負責一些文化項目的推廣。她的每一條內容,都能給自己帶來1500元左右的收入。想扎根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女青年,由此多了一道經濟保障。
一家文博單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選中周穎來做文物知識的“說書人”,源于她同時具備外行的好奇眼光和內行的鉆研精神,講解壁畫、神龕,往往“內容炸裂、思路清奇”。這是他們這些內行人長期以來缺乏又孜孜以求的東西。
交互式分享還帶來了更深遠的影響。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博主和受眾之間形成相對緊密的關系紐帶,粉絲成員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這種良性交互使網絡中的虛擬關系更加接近于線下,同時有利于全民學習氛圍的形成。
一些學者還發(fā)現,傳統文化中與現代生活相通的流行元素,催化了一些新的文化現象出現。以傳統文化為中心衍生出的古風音樂圈、配音圈、漢服圈、手作圈等社交群體,為年輕人提供了交流和交友的平臺。“它們都是因文化自信而建立,又能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的陣地。”類似的觀點,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贊同。
“零食”還是“正餐”?
在傳統文化浸潤幾千年的中國大地上,城市森林早已拔地而起。學習、工作、居住等功能,被分隔在林立的高樓中。連接它們的是穿梭的車流、飛馳的地鐵、熙來攘往的街道。
生活節(jié)奏提速,奔波的青年人,能否在生活中擺放一張安靜的書桌?很多人把它“擺”在了乘坐地鐵、等待航班、工作閑暇時那5分鐘、10分鐘的零碎時間里。
博主們看到了這樣的機遇,于是趁此良機,把自己精心“翻譯”制作的,甚至是量身定制的5分鐘、10分鐘作品,放到了那一張張“書桌”上。
然而在“書桌”上被選中,并非易事。
困難主要來自注意力資源的稀缺。“再厲害的博主,也沒有贏得注意力的絕對信心。”00后博主“一枚香草”描述道,“手機用戶手指一劃,你的努力就劃沒了。”受眾的注意力猶如判官,在海量的信息內容中,那停頓于某個視頻、某條筆記的幾秒鐘,決定著博主一次內容輸出的成敗。
“一枚香草”深知純理論灌輸易使人疲憊、平淡無奇的呈現方式無法吸睛,故巧借故事、動畫、幽默語言等“調味劑”,努力提升著視頻的趣味性,且特別注重開頭幾秒的視覺沖擊和話題角度。她的“古代擼貓史”“和親公主”系列作品,選題劍走偏鋒又貼近生活,精美人物立繪、生動AE動畫配合著俏皮配音,將歷史場景鮮活呈現,這為她在獲取受眾注意力方面積攢了不少經驗。她很少停下腳步,也時常提醒自己,“再偏再冷門的‘賽道’上,也擁塞著生產雷同內容的博主”。
困難也來自時間碎片化與知識完整性的矛盾。“‘書桌’時間是散裝的,知識體系是整裝的,適配太難了!”90后博主“金月詩閣”想講蘇東坡,但發(fā)現12個視頻組成的系列作品,難以吸引受眾連續(xù)12次觀看;而合成一個長視頻后,很多受眾又被緩慢的進度條“勸退”。
然而,也有博主堅持著、堅守著,他們沒有因為當下網絡碎片化閱讀習慣,而放棄“深度內容賽道”。一位領讀《十三經》的博主,在介紹《尚書》時深情講述道:“我手中的《尚書》,歷朝歷代讀書人案頭的《尚書》,都來自2000多年前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者的口述……2000年來的每一位讀書人,都在屏息凝神,生怕一個恍惚,一段故事就化作一陣風。”
在歷史文化的知識傳播場域,讓受眾加長“書桌”時間,還是讓博主縮短內容篇幅?或許,來一場相互理解、共同合作的正和博弈,適逢其時。
90后長視頻博主白璐認為,無論技術如何革新,在歷史文化長河中留下的知識瑰寶,絕不是唾手可得的。古往今來,讀書人唯有篤信且秉持“書山有路勤為徑”,才有可能叩開知識殿堂的大門,“在地鐵上掃幾眼,在咖啡廳刷幾條,只能淺嘗輒止”。
讓這一類博主欣慰的是,經歷短視頻“爆炸式增長”過后,很多帶有學習目的的受眾沉下了心,青睞長視頻、“萬字解析”式內容的受眾不斷增多。一些持續(xù)推出長篇優(yōu)質內容的博主,擁有了可觀的粉絲量。
是做碎片化的“零食”,還是做有深度廣度的“正餐”?接下來,該是他們作決定并著手實施下一步“圈粉”行動的時候了。
(本文中出現的博主均為化名,其網絡賬號名均為化名)
(光明日報 作者:本刊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本報記者彭景暉、李丹陽、安勝藍、殷澤昊)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8日 19:39:48
- 2025年01月08日 14:50:41
- 2025年01月08日 14:31:55
- 2025年01月08日 13:47:11
- 2025年01月08日 13:44:05
- 2025年01月08日 13:28:56
- 2025年01月08日 13:15:39
- 2025年01月08日 10:36:12
- 2025年01月08日 10:36:11
- 2025年01月08日 10: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