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是廣東省轄地級市,下設24個鎮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連廣州,毗鄰港澳,全市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溫度22°C,戶籍人口138萬。中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故鄉,又是著名的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
中山市是我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近年來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先后建成了全國包裝印刷基地、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民營科技園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工業園區,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以優質產品為拳頭的多元化產品結構,有樂百氏飲料、耶魯固力門鎖、凱達精細化工、華帝燃氣具、嘉華電子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工業品牌。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休閑服、大涌紅木家具、南頭空調、黃圃食品等區域特色經濟蓬勃發展,產品在全國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全球500強在中山辦了20多家企業,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1.40億元,工業總產值1544.29億元。
中山市的投資環境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全市現有公路通車里程1067公里,形成了以國道和干線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90公里半徑范圍內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5大機場;鐵路運輸經由廣州通達全國各地。目前,隨著神灣港的開通,中山已形成東有中山港、南有神灣港、北有小欖港的"品"字形碼頭布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更是躋身全國十強、世界百強。從中山港往香港航程僅需75分鐘。中山供水供電充足,并初步建成以城區為樞紐,貫通各鎮區、大中型企業的寬帶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網絡,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
中山是中國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接廣州,南連珠海,西通江門,毗鄰港澳.全市下設19鎮,4個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政府所在地東區松苑路1號.中山是著名的僑鄉,有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
中山古稱香山.在漢代屬番禺縣地,晉以后為東官郡地,唐代為東莞縣地.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設香山縣,并"割南海,番禺,新會三縣濱海地益之",隸屬廣州.民國后直屬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1925年香山縣易名中山縣.198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山縣改為中山市(縣級).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地級市.
中山市地質構造體系屬于華南褶皺束的粵中坳陷.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五桂山,竹嵩嶺等山脈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為全市最高峰.中山市地處低緯,全境均在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為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干濕分明.年平均為21.8℃.夏季風帶來大量水汽,成為降水的主要來源.影響全市的災害性天氣有臺風,霜凍,低溫陰雨,寒露風和暴雨.植被代表類型為熱帶季雨林型的常綠季雨林,植被主要種類有610多種,森林覆蓋率為12.95%.
主要旅游景區有孫中山故居,孫文紀念公園,中央電視臺中山拍攝基地中山城,孫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孫中山紀念堂,中山溫泉,泉林山莊,海上莊園,嶺南水鄉,紫馬嶺公園,阜峰文塔,逍遙谷等,其中"孫中山故居"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
2002年全市戶籍人口136萬人,家庭戶43.4萬戶.漢族人口為230.18萬人,占97.39%,少數民族人口為6.17萬人,占2.61%.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43.41萬人,占總人口的60.67%.中山市的語言狀況較為復雜,主要使用漢語方言,包括粵方言,閩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粵方言的人數最多,粵語方言分為4種:石岐話,沙田話(近順德話),三角話(近東莞話),古鎮話(近新會話).
中山民間藝術豐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龍獅鶴鳳,黃圃飄色等.中山是民歌之鄉,民間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繒歌,客家山歌,鶴歌,姑妹歌,漁鼓,龍舟,小調兒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這兩種民歌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流行于坦洲鎮等大沙田區.
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市經濟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水陸交通發達.2002年城市化水平達57%.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為1153公里,105國道,廣珠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全市有3個對外貿易港口及11個出口起運點,從中山港經海路往香港僅75分鐘,1.5小時車程內可達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五大國際機場.中山近年先后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暢通工程模范城市"等稱號.1997年榮獲聯合國頒發的"世界人居獎".
中山
中國春秋戰國時國名。春秋時稱鮮虞 ,屬白狄 ,為子姓部族,但也有人以為是姬姓。在《左傳》中,關于晉伐鮮虞的記載頗多。中山之名始見于《左傳》定公四年。戰國時,中山在今滹沱河流域的靈壽、平山、晉縣一帶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都于顧(今河北晉州)。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魏伐中山,派公子擊駐守其地!妒酚洝氛f中山后來又復國。前人或認為復國后之中山君為魏人,但據銅器銘文所記,戰國晚期之中山君確為武公后裔。戰國時,中山和宋都是僅次于七雄的強國!妒酚洝氛f中山建造過長城,中山君曾受周王冊命為侯,公元前323 年,中山與韓、燕等國共稱王。因與趙相鄰,但結齊以為援,中山成為趙的心腹之患。公元前314年 ,齊宣王乘燕子之之亂攻燕 ,中山也出兵相隨 ,乘機攻占大片土地 。從公元前307年起,趙武靈王連年向中山進攻,中山由此削弱。公元前 301年,中山君受趙威脅而奔齊。趙惠文王四年(前295) ,趙乘齊南攻楚之機,一舉滅掉中山。中山復國后,傳五世而亡。中山的史料流傳下來甚少,僅見于《戰國策》、《呂氏春秋》等書,清代王先謙已將這些史料編成《鮮虞中山國事表》。
鏈接:中山市人民政府網站